□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离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月,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下,近几年月饼豪华包装、铺张浪费现象少了很多,月饼正在向口味创“馅”、好吃不贵的本源回归。(新华网)
月饼代表团圆和收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统中秋的文化符号。如果把月饼的包装比作“面子”,那么月饼所承载的文化就是“里子”。月饼创新的落脚点,绝不是在“面子”上花样翻新,而是在“里子”上与时俱进。只有重“里子”轻“面子”,让月饼回归健康基点和心意寄托,才能让月饼附载的文化内涵普及,将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在消费环境的演变和熏陶之中,月饼一度承载了过多的“人情”和“面子”,丧失了最初单纯的民俗食品的定位。包装豪华,绣花枕头,倒卖炒作……花样是越来越多了,口碑却越来越差,一大盒买回去,不知道有多少钱花在了包装上,过度地包装,包裹的是不正常的暴利,有些店铺专门售卖月饼包装盒,几十元的普通月饼装进礼盒,身价能翻10倍,令人咋舌。
值得欣慰的是,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潮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月饼生产商去除复杂的包装,将心思用在食品本身,让食材更细致,制作更精致,让传统食品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一些商家也推出散装、迷你装月饼,带动行业潮流。月饼重“里子”轻“面子”也彰显了近年来消费趋势的改变。民众的消费观念更为简约务实,不再将月饼视为虚荣攀比、彰显身份的工具,而是希望能买到性价比高的月饼。这种潜移默化所形成的简约绿色的消费理念,才是最为可贵的。
重“里子”轻“面子”让月饼回归传统佳节食俗的本质属性。有一种关于味道的记忆,叫作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月饼,月饼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团聚的味道、浓浓的亲情味道。摒弃过度包装、华而不实、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让月饼口味向营养健康方向求变求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才是中秋品月饼的正确打开方式。
话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