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青衫
在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存在违法代替体检的黑产链条——一些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代检”推广信息,费用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检等。(澎湃新闻)
体检代检现象已被多次曝光,如今似乎愈发猖獗——公开发布“代检”信息,有专门的中介机构运作、专门的“枪手”代检……体检代检已经逐渐壮大为“黑产”,体检代检不仅让严肃、科学的体检失去了实际意义,而且可能促成某些身体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岗位,这是在拿公共卫生安全当儿戏。
捍卫公众健康,决不能让体检代检黑产钻空子。一方面,要把板子打在严查产业链上,从医院方面堵住体检漏洞,加强身份识别和信息核对,严格遵守体检流程。相关执法部门要主动出击,从严查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破除侥幸心理。另一方面,要从需求端发力,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入职体检,确保体检项目符合规定,铲除用人单位对乙肝患者就业歧视的土壤。只有多方共同发力,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打到代检产业链的“七寸”上,破除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