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大脖子病”,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怎样判断体内是否缺碘
1.检查尿碘: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够反映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
2.观察甲状腺: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肿大,具体表现为“大脖子”。
怎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病
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日常饮食中海带、海鱼、蛤干、干贝、紫菜、海蜇等海产品含碘量较高,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海鱼及海贝类。陆地食品以蛋、奶含碘量较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含碘量接近或略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