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身体不适却查不出原因? 可能是老年抑郁症作祟
市中医医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庆祝中国医师节
传承中医文化 造福泰安人民
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深耕专业与服务 打造信息化一流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低至半价 公立公益利民惠民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项目中医针刺松解疗法
传承中医文化 造福泰安人民

 

本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刘鹏)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相传,针灸医学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其中讲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疗法大为盛行。普通的中医针灸主要是采用经络腧穴针刺法,通过针刺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中医针刺松解疗法系泰安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持有人为该项目第六代传承人董庆梅。据介绍,董庆梅所传承的中医针刺、松解疗法,源自清代宫廷。第一代传人赵西贤为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宫廷御医的徒弟。该技艺传女不传男,董庆梅的技艺传自其母亲。

多年来,董庆梅为传承传统中医文化、造福地方百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该中医针刺松解疗法在治疗咽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病症上具有独到疗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