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赵勇)近日,位于我市“CBD”核心地段的泰山区财源街道东七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就业先行、服务导航、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以民为本的农民工管理服务“聚、稳、留”模式,充分发挥了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者”和流动“新市民”的贡献作用。
共建社区发展联合体,把农民工“聚”起来。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七东商圈联合党委,织密“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组织体系,建立七东片区流动党支部,让9名农民工党员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打造淘你欢、宝盛2个商圈党群服务站,把党务、政务、社务3类、16项服务送到楼底下、家门口;常态化开展“访百户家庭”活动,社区网格员、小区楼长及时调查摸底,收集信息,建立农民工实名登记管理台账,每月动态更新农民工就业信息数据库,并定期跟踪回访,确保对社区农民工走访率达到100%,建立生活服务群、纠纷调解群、政策学习群等微信群,方便社区与农民工交流互动,及时掌握新动态、化解新问题;社区投资6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社区为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抽调责任意识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2名社区工作者专职从事农民工服务工作,为成功争创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和“四型就业”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工“稳”下来。在人社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帮助下,社区聚焦就业政策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合法权益保障等工作,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让农民工充分平等享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对泰安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和万达商圈发布的每月就业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后,在微信群发布、公示栏张贴,提高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今年以来,已搜集岗位信息121条,组织参与“春暖泰山,相约万达,职等你来”等各类大型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定期召集辖区农民工创业者,邀请泰山区人社局有关人员以座谈会的形式,宣讲解读涉及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让农民工充分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截至目前,社区已举办5场政策宣讲座谈会,服务创业者247人。
主题活动促融合,让农民工“留”下来。社区及时将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落实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和引导农民工在常住社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提供买房落户方面的政策优惠,帮助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问题,落实对低保户、贫困家庭的帮扶政策。今年以来,社区为7户贫困家庭申请了低保补助,帮助卢峰等11名农民工子女就近入托、入学。社区开展“爱国”“成长”“拼搏”“热爱”4大活动,提升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流动人口文化站,配齐图书资料和文化用品,联合公益性文艺社团,定期开展慰问演出,丰富农民工主题活动。社区依托辖区学校、培训机构,建立了3家“四点半课堂”,缓解了农民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问题。将辖区农民工全部纳入社区联合附属医院开展的免费体检对象范围,农民工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服务,让一年一度的定期体检成为农民工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