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松 刘明荟 通讯员 张雷
近来,国内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疫苗接种、环境消杀、居家隔离……连日来,泰安上下携手同心巩固“防疫长城”。市市场监管局紧急部署、迅速行动,集中力量、全面发力,织牢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控网,强化进口集装箱货物监管,加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联防防控,维护防疫物资价格供应稳定,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管 进口冷链食品
实施全链条管控,监管机制持续完善
2020年12月,我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正式投入使用。近日,记者来到监管专仓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山东冷链疫情防控管理系统上做着每天的例行报告。“专仓内的出入仓记录、核酸检测记录等信息都得一一上报,一旦检测出阳性食品,凭借这些信息可以迅速溯源、实施管控。”市市场监管局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仓办公室负责人钱增国告诉记者,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的仓内仓外由专人每天24小时值守,以保证信息完整无缺。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保持精准动态摸排检测,做到人和物排查、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四个全覆盖、无遗漏”,并及时督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业户注册使用、如实录入“山东冷链”系统,建立完善进口冷链食品数据库,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查询。目前,46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229名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信息已全部录入“山东冷链”系统,累计完成24轮核酸检测,检测样本51.6万余份。我市细化装卸、采样、检测、消杀、出仓等环节岗位职责,落实各项操作规程。驻仓人员严格执行报备查验、车辆消毒、检测采样、人员排查检测、货物溯源等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以泰安作为首站的进口食品全部纳入集中监管专仓管理。现在,货物入仓实现100%消毒,采集专仓作业人员、食品、环境(冷库)核酸检测样本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查 进口集装箱货物
提前24小时报备,违规行为严查重处
为阻断疫情输入,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企业台账,严格实行提前24小时报备制和信息日报制、周报制,确保及时掌控企业进口产品种类、进口时间、进口国家或地区等信息,并组织开展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生产经营单位消毒处理证明或记录情况抽查,要求企业填写《非冷链进口集装箱货物消毒证明(记录)抽查工作表》。经全面摸排,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集装箱运输企业共计49家,集装箱运输车辆共计231辆,52家企业共132项产品进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消毒集装箱(器)把手4822次,集装箱内壁4654次,货物外包装69423次,运输工具4097次,对80家企业的120名人员开展了指导培训。
记者了解到,市市场监管局为冷链与非冷链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设立了举报电话,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报备、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人员管理等制度。对违反冷链“八不”、非冷链“七不”行为的市场主体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纳入诚信体系、实行联合惩戒。
检 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
商家、货物、顾客进出场所应检尽检
日前,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乐园便民农贸市场,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入口处指挥顾客从测温通道进入。农贸市场负责人房玉坤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之初,乐园便民农贸市场就按照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要求安装了测温仪,“每个顾客进入市场都得从这里通过,有人抱怨不方便,但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此前,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商务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商超、饭店、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