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优质教育花开岱岳
  
  版面导航    
2021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质量、保安全、重规范、促均衡、铸诚信、创品牌
让优质教育花开岱岳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 通讯员供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岱岳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抓质量、保安全、重规范、促均衡、铸诚信、创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岱岳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现全市三连冠,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首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铸新淘旧 校园更显魅力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走进岱岳区范镇沟头小学,三层教学楼气派十足,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整齐划一,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多彩的文化墙趣味十足,红绿相映的操场上笑声朗朗……以前,农村学校教学楼多是瓦房,校园里总是晴天有尘、雨天有泥,体育器材少之又少,孩子们对城里漂亮的校园充满向往。随着该区全面改薄工作的推进,农村学校也有了新面貌。

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向来是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让这些地区的教室、图书等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满足生活需要,教师数量、结构、素质适应教育教学需求……每一项任务都艰巨而迫切。

从最困难的地区、条件最差的学校做起,岱岳区把解决大班额问题、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列入全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集中力量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以前的范镇梭村小学破旧逼仄,如今教学楼前就是花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辟出一块块农业试验基地,栽种白菜、大葱、蒜薹等作物。操场上有了专门的足球场,孩子们可以畅快地踢球。新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教师通过账号登录全市统一建成的泰安智慧教育云平台,即可通过系统平台学习城市老师们的课件和课堂视频,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补齐短板,岱岳区绝不让贫困乡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岱岳区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最大民生,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累计投资20余亿元,完成教室、餐厅、宿舍、运动场馆等项目149个,购置生活设施19884台、图书61.5万册、课桌凳4.24万套、计算机4424台、多媒体及音体美等教学实训设备47737台。全区在城区新建了9所学校,全面消除了大班额、大校额,区级管控、上下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全面建成,实现了“光纤到校园、千兆到桌面、网络全覆盖”信息化建设目标。

锻造团队 发展更添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近年来,岱岳区逐年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在机构、编制紧缩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将全区80%以上事业编制用于教师招聘,逐年增加教师补充数量,招聘教师优先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科倾斜。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专项计划的实施,夯实了保障教师安心从教的制度基石,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泰安英雄山中学高中部现有85个教学班,在校生4500余人。初中部设有40个初中教学班,在校生2200余人。全校教职工476人,研究生学历55人,本科学历416人;其中正高2人,高级教师11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6人,市区拔尖人才、功勋教师、泰山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278人。

泰安英雄山中学根据工作计划要求,制定了《英雄山中学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成立评审小组,对教师的著述、论文、课题、各类赛课等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量化赋分,使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学校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超越自我。课题把骨干教师团结在了一起,大家共同学习研究,《六环节二十四字教学法》《高效课堂的案例研究》等受到教育部总课题专家组的肯定,郑海燕、季茂蕾、李建华、姬敏、丁安华、杨立宁等几位老师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赵志刚老师的《直观想象素养在求解函数压轴小题中的渗透》应邀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刊物上,获得同行好评。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岱岳区祝阳镇教师集体备课、名师论坛、青蓝工程、中考沙龙等措施引领着全镇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泰安第十五中学的“三案”课堂模式、“1252”全员育人模式、祝阳二中的“丰盈课堂”以及镇内其他学校的“分层走班”等教研探索,在课堂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要大大超过教给学生的范围,智源小学多次派教师赴江苏、武汉、淄博、青岛、宁阳等地学习,让教师不仅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岳峰小学以高度的责任心推动“五项管理”落地见效,确保严控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充足,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加强手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控制教辅种类,严格图书管理;加强体育管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用具体行动,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岱岳区把师德建设挺在前面,坚持正面引导,注重疏堵结合,建立师德档案,与每名教师签订了师德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严查有偿补课,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拍摄《师德闪光 一路芬芳》和《师德辉映党旗红》微视频,弘扬正能量,引领新气象。通过培养培训、教师风采展示、课堂教学比武、名师工作室建设等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收到招飞录取通知书。

打造品牌 学生更有活力

“太棒了,顺利晋级!”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泰安市首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泰安岱岳实验中学龙天宇同学获得初中组全市个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将代表泰安市参加全省海洋知识竞赛。

龙天宇手捧荣誉证书,灿烂的笑容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满满期许:“今后我将不断学习、拼搏,长大成为一名生物学家。”

在岱岳区,像龙天宇一样快乐成长的青少年不是“样板”,而是“标配”,是全区大力推进教育特色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岱岳区农村学生占比高,筑牢农村教育基石,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聚焦核心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品牌引领,注重多维攻坚,岱岳区教体局重点打造教育亮点品牌,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不断舒展。建设美丽校园,打造岱岳教育新名片。岱岳区美丽校园建设实行星级化评选、动态式管理,强化理念引领,提升文化品位,丰富育人内涵。目前,岱岳区已创建21所三星级学校、7所四星级学校、5所五星级学校。

做大做强招飞,营造国防教育新理念。泰安英雄山中学建设全国第一条校园蓝天路,成立全省第一个招飞工作室,新建蓝天班面向全市招生。近年来,岱岳区共培养输送优秀空军战斗机飞行员35名,民航飞行员67名,录取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教育双周论坛,搭建提升队伍新平台。论坛以“汇集名家智慧、引领教育发展”为宗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目前,论坛已举办75期,参加学习人数4.5万余人次,有15次论坛为全市提供了培训共享。

打造“家长空间”,开启家校共育新模式。坚持把家校社共同体建设作为岱岳教育的亮点品牌倾力打造,创造性地提出了“家长学习结业”的理念。岱岳区作为全省唯一“家长空间”试点,在全省家庭教育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家校共育岱岳模式在全省推广。“校领导、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会随时随地跟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孩子的近期表现。学校还开辟了校长会客厅,定期举办家长节,充分的沟通让我们对学校特别满意。”开元中学一位学生家长说。

争创足球满天星,实现校园足球新突破。岱岳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开营后,全区制定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建立三级联赛体系,培树校园足球文化,足球基本技术全员普及。86所中小学均有符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的足球场地,26所校园幼儿园被评为“泰安市校园足球试点幼儿园”。

重视头脑风暴,谱写创客教育新篇章。在2020年线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中,岱岳实验中学在843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小学组获世赛第19名,初中组获世赛第26名。2018、2019全省创客比赛中,岱岳区共夺得一等奖15个、二等奖25个,在全市创客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36个、二等奖177个。

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学生练习写毛笔字。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剪纸。

统筹发展 教育更具实力

从补齐短板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学生发展路径更加多元,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日渐完善,岱岳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正越来越充满活力,向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大步迈进。

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资源覆盖面。5年来,全区共投资5.2亿余元,新建幼儿园55处、改扩建61处,新增学位11375个。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普通高中紧紧围绕“催边促优保尖”的目标,坚持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特色兴校。义务教育坚持依法办学,均衡发展,实行阳光招生、片区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完全消除了55人以上超规模班额。

积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先后获国赛金牌2枚、省赛金牌8枚、市赛金牌55枚,在全市技能大赛中连续多年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名。全区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大力宣传教体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事迹、好典型,用事实、数据和群众身边的事例说话,及时回应和服务群众关切,打造良好的教育公众形象。

回眸昨日,岱岳教育悄然花开,水到渠成;展望未来,岱岳教育将乘建党百年东风,万里发轫,破浪远行,进一步强化担当,聚力攻坚,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教育行业“泰安三美”,为全面建设开放、活力、精致、幸福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作出更大贡献。

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理想的风帆。

乡村学校新建教学楼。

新校园投入使用。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