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庄支行进企业开展业务宣传(资料图)。通讯员供图
本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郭航宇 陶丽凤)今年以来,岱岳农商银行党委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通过加快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制度体系等措施,持续加大金融供给,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5亿元,较年初增加12.42亿元,同比多增5.46亿元,占比44.78%,较年初提高2.03个百分点。
以信贷投放为抓手
确保金融供给稳定高效
该行制定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全年贷款增长计划,确保全年新增贷款一定比例投放到小微企业,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确保支小支微政策落实到地,该行党委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在考核中增设“首贷户”项目,激发信贷人员“四张清单”对接和首贷小微企业拓展积极性。截至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2.4亿元,新增占比达61.8%;累计营销“首贷户”3880户、金额12.3亿元。
在此基础上,岱岳农商银行党委聚焦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修订完善贷款利率定价办法,推行“一户一议”定价模式,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区间,确保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高于年初水平。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为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1030万元。
以业务创新为抓手
保障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该行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政府采购贷”“应收账款质押贷”“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人才贷”“政银保”等贷款产品,不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30户、2.95亿元,“政府采购贷”4户、金额2270万元,“鲁担惠农贷”595户、4亿元,“鲁青基准贷”45户、4000万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户、600万元,用实际行动撑起了辖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片天地。
在内部机制管理上,岱岳农商银行通过完善公司类贷款“四个中心”建设、实行无纸化办贷、计价考核和“限时办结”督导考核,将申贷材料由8份精简到5份,办贷环节由4个简化为3个,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当日提报合同、当日“应批尽批”,办贷时间控制在4天以内。同时,积极创新渠道,大力推广纯线上自主信贷产品“泰易贷”,梳理79家市级、18家区级事业单位,通过班子成员——部室——支行三级联动机制,发挥员工资源优势开展科局对接,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泰易贷”授信7615户、金额6亿元,对接科局16个,新增授信148户。借助“信易贷”融资平台,持续强化政银企合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7月末,累计授信17笔、1.15亿元。
以优化机制为抓手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该行以推动普惠金融建设为中心,单列小微事业部,组建规范化、专业化营销团队,通过鼓励内勤人员转岗方式,配齐配足信贷服务人员,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人员保障。同时,修订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办法》,明确信贷人员尽职免责范围和不良容忍度,持续打造“敢贷、愿贷”长效机制。通过制作“阳光办贷”公示牌、公开贷款申办流程等,进一步加强对关键岗位及重要环节的监督。结合辖区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及目前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一户一策”制定延期还本付息计划,提前梳理到期贷款清单,积极主动沟通,确保无缝对接。今年以来,累计为辖内31户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2.15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融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