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请您出示一下健康码,佩戴好口罩。”10日上午10时许,面对着几名正要进入社区的居民,已经站了1个多小时的石云华清了清嗓子,继续重复着说了已不下百遍的话。虽然自己的上衣已被汗水浸湿,但为了不让居民在高温下等待的时间过长,在说话的同时,他已经麻利地用测温枪为每个人测好了体温。
50岁的石云华是泰山区上高街道利民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有着4年的社区网格员工作经验。面对疫情,石云华变成了“多面手”,贴通知、发传单、打电话、上门排查,一刻都不得闲。现在,社区设置了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的疫情防控点,他的身上便又多了一个社区“守门员”的角色。相较于说辛苦,石云华更愿意谈责任。“别看这只是社区的一个出入口,它的背后是6000多名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我必须守好它。”石云华说。
“守门”的过程中,石云华有时会碰到居民想“套近乎”、免流程进入社区的情况,这时他总会憨笑着拒绝:“作为社区‘守门员’,我现在是只认码,不认人。”碰到极度不配合的居民时,他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当下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细致地传达防疫要点;遇到没有接种疫苗的居民时,他会及时告诉大家接种疫苗的地点与位置,督促大家赶紧接种疫苗。
有人嫌他太较真,可是石云华说:“想要守护大家的平安,力气就必须下到前面。我们多一点较真、多一刻坚守,居民就多一分安全。”
用坚守和较真
为社区穿上“防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