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能夺冠军 “文”能考大学
  
  版面导航    
2021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能夺冠军 “文”能考大学
泰安市体校高考录取捷报频传,学子荣登名校殿堂
亓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
网球
黄圣旭
宁波大学
篮球
唐王晨驹
西南交通大学
篮球
李子豪
中国石油大学
篮球
韩炳琦
中国海洋大学
跆拳道
黄雅莉
郑州大学
手球
索梦妮
中国海洋大学
柔道
范衍峰
南昌大学
投掷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泰安市体校捷报频传。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单招考试中,市体校46人成功拿到录取通知书,升入大学,其中有8名学生被“双一流”院校录取,实现了全新突破,也为今年体校单招考试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更进一步

“崇学尚体、拼搏自强”。一直以来,体校人将校训铭记于心,融入育人之中。为改变以往“重体轻文”的局面,近年来,市体校不断深化课堂改革,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抓上课、抓备课、抓作业布置与批改,促进规范化管理,教师管理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学生学风和学习成绩持续提升;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学习例会、一次科室业务学习会、一次教师教研会,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市体校通过设立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建立家校交流平台,强化学生管理。每周开展一次有重点、有突出、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得到加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市体校向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重点高等院校输送近300名品学兼优、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单招考试中,学校共54人参加,已确认46人升入大学,录取率达85%,其中韩炳琦等8名学生分别被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院校录取,另有部分学生参加夏季高考,总体升学率有望超越2020年。

深化改革,训练工作成效显著

传道拓新,育才成林。市体校党支部书记高蕴生介绍,泰安市体校是泰安市唯一一所集读、训、食、宿于一体的全日制体育专业学校,是泰安市竞技体育的主力军,学历层次为中专,并开展义务教育段的训练教学。学校现开设田径、足篮排手橄、举摔柔、拳跆、射箭、武术、赛艇等22个训练项目,在训运动员1000余人。经过43年的建设和发展,市体校先后培养出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冠军魏霞,世界杯散打冠军卞庆各、摔跤亚军贾亚峰,亚运会竞走冠军王银行、赛艇冠军马卫国、自行车亚军李洪凤,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冠军刘坤,连续10年全国冠军、10年全国纪录保持者李炳军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2018年第24届省运会上,市体校运动员勇夺金牌35枚,位列全省第7位,2020年省锦标赛夺得金牌53枚,位列全省第6位,两个成绩均创下市体校发展的新历史。

今年以来,市体校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育人目标,以备战第25届省运会为重点,立足创新、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学校建设发展实现新进步,尤其训练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市体校已选派723人参加17个大项的年度省锦标赛,夺得49.5枚金牌、24枚银牌、40.5枚铜牌,其他项目将陆续进行,参赛成绩有望超越2020年。

创新训练模式,体教融合结硕果

市体校校长刘西华认为,能够交出这样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需要长期的科学选才、科学训练,更需要创新的训练模式。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我市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选拔培养优秀体育后备苗子,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总结多年来“传统体育进校园”“一校一品”等工作,深度调研、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对体教融合进行,与中小学合作共建重点项目运动训练基地,逐渐探索出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泰安模式。

在近期公布的体教融合合作共建项目中,拥有专业力量的市体校与泰山中学共建女子篮球队,与泰安师范附属学校共建少儿篮球队、少儿橄榄球队,与泰山区泮河中学共建射箭队,与岱岳区开元中学、卧虎山小学、智源小学共建女子足球队,与岱岳区开元中学合作共建橄榄球队。市体校与6所中小学实现在篮球、橄榄球、射箭、足球项目上的合作共建,标志着我市深化体教融合迈出新步伐。

市体校积极开展对上输送和交流引进,项目布局和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在近日收官的第14届全国运动会各项目资格赛中,市体校输送的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累累硕果,培养、输送的王少凤、徐兴、李洪凤等30名优秀运动员进入决赛圈,涉及手球、篮球、足球、拳击、自行车、柔道、赛艇等多个项目,是市体校在历届全运会中入围决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优秀没有终点,梦想仍在远航。在今后工作中,全校师生将牢记“崇学尚体、拼搏自强”的校训,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为迈向竞技体育走在前列新高度,高质量建设体育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