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安康养福地建设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分析
浅析《沁园春·雪》的精神内涵
共享共建共治: 中国生态文明法治思维的逻辑起点和归依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析《沁园春·雪》的精神内涵

 

□中共泰安市泰山区委党校 戴博文

1945年,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发表后,轰动了整个中国,它向世人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在展示作者自信乐观的同时,也深刻地昭示了作者的人民情怀,极富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当今仍然余音绕梁,意义深远。南社盟主柳亚子更是称之为千古绝唱,表明“虽东坡、幼安,犹瞠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爱国之歌:

爱我中华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的开篇点名了写作的地点——北方,作者在秦晋高原看到的这场大雪,咏雪的诗意就此被激发。同时,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特有身份,此刻作者被激起的不仅是遣词造句单纯咏雪的兴致,更多的是对革命的思索。纷飞的雪花,就如同此刻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召开了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会议上讨论并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渡河东征。正是对祖国山河、对人民的眷恋,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催生出了如此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共产党人就如同大山一样挺身而出。作者在此刻看到高低起伏的山脉,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了群山生命力。群山就如同所有共产党人,一直在为了祖国和人民向前奋勇奔腾。如果说前几句的雪景都是眼前所见之景,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虚写。令人神往的祖国河山,不仅充满的壮阔豪迈,又增添了一份温柔艳丽之美。“江山如此多娇”面对如此壮阔的美景,自然使人对伟大祖国油然而生敬意,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战斗之歌:一草一木尽显张力

作者笔下的北国的雪,雄浑扑朔的似乎要覆盖一切,站在高原上举目远眺,眼底的长城、黄河、山峦涌集而来,这些物象本是静止的,却因雪的链接变得充满生命力和张力。他们此时已不仅仅是物象,而变成了想要“与天公试比高”的革命者形象。

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进程中,毛泽东同志此刻经历了从青年时期的“问天”到“比天”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清楚的认识到,要想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要依靠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要独立自主、义无反顾地不惜一切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作者笔下被大雪覆盖的群山和秦晋高原,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战斗品格,草木之间皆是这种气吞山河的中国精神。

人民之歌: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接下来,作者通过以时间为序点评历代帝王,言语间轻轻摇曳、不失简洁却又大气磅礴,强大的史实一下子扑面而来,也令读者的疑问层层递增:为什么历代君主都无法解救中国?谁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在1958年的自注中提到“风流人物”就是指的无产阶级。作者用掷地有声的回答解开了这倒时代的谜题,能够拯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之中的只有中国人民。

《沁园春·雪》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时代壮歌,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是一脉相承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贯彻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为只有汇聚起人民的磅礴伟力,才能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时代答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