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张明月)近年来,八仙桥街道青川寺村结合八仙桥街道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依托红色资源,发挥榜样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构建起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走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
走进青川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革命战争纪念章展示墙。乡村振兴人为本,青川寺村借助现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革命人物生平事迹,挖掘弘扬红色精神,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立起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青川寺村紧紧围绕“自治有序、法治为基、德治支撑”,推进建立自治、法治与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民主政治优势,充分发挥村民群众创造力,经村民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商共议制定村规民约,对村居环境整治工作、移风易俗工作做了创新性约定,以自治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坚持以“法治”为根本保障,维护村民群众的的合法利益、正当权益。多年来,青川寺村“两委”干部积极参加八仙桥街道法治讲堂、“法律明白人”培训等讲法普法活动,线上学习“民法典”知识,切实提高村“两委”干部法治意识及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夯实基层法治的坚强内核。为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青川寺村联合八仙桥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宣传室,多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禁毒反邪教宣讲、以案释法小讲堂、法治同行等活动,为村民提供学法懂法用法平台,共同推进一核多元乡村法治体系建设。以“德治”为内在支撑,多维度协同提升,塑造淳朴文明、向德向善新乡风。在村内先后打造“孝为先”“和为贵”主题广场、家风教育长廊、新时代乡贤馆、善行义举四德榜,同时利用沿街彩绘文化墙,将村庄整体打造成崇德向善文化宣传阵地。
下一步,青川寺村将继续推陈出新,结合实际、创新实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