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学明)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首次发布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预警信息,标志着我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正式开始上线运行。
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是省地矿局与市政府围绕重大地质需求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与省地矿局五院共同研制开发,该系统可根据降雨量、地质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通过建立的预警模型,有效预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升了我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正式运行展现了山东地矿五院融入地方经济、开展科技创新的优良成果,掀开了该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化服务方面的新篇章。
多年来,省地矿局五院始终致力于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其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作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省地矿局五院在泰安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支持下,自筹资金1200余万元,建成泰安市地质资源环境大数据研究院,启动了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泰安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泰安市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系统等9个系统研究开发工作,为泰安市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应急救援、生态环境、水利、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多个行业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全面助推我市地质工作水平提升,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地矿局五院将紧紧围绕我市重大地质需求,继续深度融入服务泰安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公益职能作用,坚持事业立院,坚持科技创新,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矿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