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应对严重洪涝灾害 多部门驰援河南
省领导到东平调研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做好水文章 释放水活力
打通堵点 筑通途
加快构建东部新城现代服务业体系
灾情面前 团结就是力量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水文章 释放水活力
泮河、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等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通过市级验收
 

河流是城中流动的风景,水环境的优劣更是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7月15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完成一系列子项市级验收,标志着以泮河、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等水系为核心的城市生态长廊,和以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生态引蓄水为核心的水循环利用生态体系全面完成更新升级,部分区域彻底摘掉了昔日臭水河的“帽子”,曾经遍布淤泥、垃圾的河道一去不复返,一幅充满灵气的大美泰城画卷正向人们徐徐展开。

泮河成“白鹭驿站”

泰城水系实现全面“新生”

环境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水质好不好,白鹭成群就是最好的见证。如今,漫步在全新的泮河沿岸健身步道上,距河中嬉戏的白鹭群仅百米之遥,只见它们时而展翅飞翔,时而低头觅食,与泮河清流相映成趣。

“在泮河治理前,河道淤堵严重,河水也发黑发臭,人们都避之不及,水鸟更是躲得远远的。”堰西社区居民耿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沿河居住已经十多年,这么大规模的白鹭栖息泮河还是第一次看到。不仅如此,对于泮河治理后“脱胎换骨”的变化,耿先生更是感慨颇多。“我们临河居住,河水水质的好坏早已成了影响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曾经较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向河内排污的行为导致泮河的水质遭受污染,甚至还一度有人在河道里开荒种菜,不仅严重影响了泮河的景观环境,还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眼看泮河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建起了湿地公园,健身步道和生态景观区为市民增添了新的休闲空间,耿先生倍感欣喜,幸福感、获得感也更加强烈。

作为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子项目之一,泮河通过系统治理,逐渐形成了水绿共融岸线、生态公园服务宜居的新状态,在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水活力、恢复河道自净能力的基础上,也将其打造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风貌的生态窗口,并通过打造完整的慢行绿道系统和多样滨水步道系统,一个“河清”“岸绿”“景美”的新泮河展示在市民眼前。

泮河仅仅是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一个缩影。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作为一个集污水厂提标改扩建、水库扩容及供水管线、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河道生态驳岸、园林景观、园区桥涵道路于一体的大型水环境治理工程,同时更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这项工程自2019年启动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各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风雨无阻勇攀登,抗洪水、战疫情,推动泰城水系实现全面“新生”。如今,好的水生态也吸引了各类水鸟前来栖息觅食,多条水系再现白鹭成群美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扮靓城市形象

实现水生态“长治久清”

泮河、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等水系流经泰城,既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这些水系的生态建设对于城区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从“环境效果”出发,以实现“长治久清”的生态系统为目标,力求将水系流域片区打造为城市新的活力源泉,并依托工程的实施建设室外活动场所、增添生态湿地公园、扩张城市功能空间,在凝聚城市活力、增添城市新风采的同时,打造展现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

“整个泰城水系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让原有河道宽了,而且还通过蓄水工程和驳岸工程,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隆德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