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通讯员 赵洁 杨柳
“通过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快递收发、金融存取款等服务,我的站点在智慧乡村应用系统里赚了3726个积分,在新泰市站点积分中排名第二。”近日,在新泰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现场观摩会上,龙廷镇岙阴村电商物流服务点负责人吴莉被评为新泰市“十佳站长”。作为村级电商服务点,吴莉依托自家经营的小超市建立微信群,将岙阴村、大尚庄村、小尚庄村等5个村的村民聚集起来,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和水、电、气、宽带缴费等服务,然后将服务情况录入商务部智慧乡村应用系统赚取积分,积分越多,代表她的小店人气越旺。
推广使用智慧乡村应用系统是新泰市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结出的硕果。去年以来,新泰市以“特色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为主线,加快实施市级电商服务中心、镇级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服务点建设,通过渠道下沉、农产品上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电商生态系统,完成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上行”的转换,带动农村经济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新泰市电商公共服务体系覆盖80%行政村,2020年,完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12亿元,同比增长85.1%;农村网络零售额12.02亿元,同比增长7.7%。
渠道下沉 快递物流进村入户
“借助新泰市共同配送平台,我们用上了全自动智能化分拣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时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快递只需经过分拣、扫描,即可进入打包程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谈及入驻新泰市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后的变化,新泰圆通速递负责人刘志一脸笑容。
这是新泰市为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采取的强有力举措。新泰市电商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总面积1万平方米,通过阿里巴巴溪鸟系统整合百世、圆通等快递企业4家,涵盖常温商品配送、生鲜配送、家电配送及网上商城商品配送。依托现有资源开展网销商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实现集采集统储、互采分销、统配统送及协调售后服务等相关物流服务于一体。自动分拣流水线高峰时间段每小时可分拣1.5万件,每日分拣派送快递5万件,揽收快递3万件,节约人力成本50%,提升工作效率40%。
根据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要求,新泰将依托该市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20个乡镇(街道)级电商公共服务站、130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建立乡镇物流配送中转站,解决新泰市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与村级服务点之间的中转问题,以10条配送路线为主,形成以乡镇为基点,覆盖所有村级电商服务点的环形邮路。
如今,新泰全市已建成18个镇级电商物流服务站,89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有效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人才培育 引领新实体经济发展
近日,在新甫街道电商物流服务站将臣职业培训学校,一场直播带货课吸引了周边许多村民前来学习。
“随着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也迎来新的机遇,许多村民开始尝试转战互联网营销平台。通过学习,村民可以系统地了解电商基础知识、电商运营和销售技巧,以及如何利用热门网络媒体直播平台宣传推广农产品。”作为在电商行业深耕十多年的从业者,新甫街道电商物流服务站站长张强感触颇深。
为带动当地电商产业快速高效发展,新泰市一方面设立了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加大电商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北京太极禅品牌管理公司原CEO黄毅、“海宝”设计者巫永坚等高端人才,先后加盟新泰电商企业;另一方面,以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等为重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截至3月底,新泰市已开展34期线下培训、3期线上培训、2期现场教学,培训1620人,成功帮助一批学员开通了淘宝、拼多多店铺和抖音、快手直播店,培训转化率达10%以上。
依托电子商务,新泰市的地方特产、百货食品、家居建材等优势产业加速崛起。2020年,食品加工、毛刷、起重机械链条及生鲜产业全年销售额均破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产业线上年销售超过10亿元。培植起杞农云商、青云购、爱为宝贝等一批上行服务企业,打造了良心谷、泰皇菊、阳光玫瑰葡萄等一批知名电商品牌。
产品上行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我们主要生产油漆刷、木质辊、油回刀。借助电商销售,公司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谈及电商带动,龙廷镇北站村泽轩制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鑫十分欣慰。
通过与互联网嫁接融合,龙廷镇涌现出加工经营户150余家,带动上下游企业22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1.2万多人,线上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小小毛刷借助电子商务“刷”出大产业,让龙廷镇“毛刷小镇”的美名在网上分外响亮。
龙廷毛刷是新泰市通过产品上行激活乡村振兴内动力的成功典范。为带动特色产品、优势产业做大做优,新泰市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园一特,推出有特点、有品质、有颜值的拳头产品,发展中药材、茶叶、百合等优质特色产业16.6万亩,樱桃、蜜薯、草莓、煎饼、月饼、菊花茶等70多种特色产品成为网红产品。
“电子商务是新泰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动力,农村电商更是让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抢抓互联网机遇,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泰市商务局局长范庆新介绍,为提高“新泰造”“新泰产”的竞争力、吸引力,新泰市完善农产品基地准出和追溯制度,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达到384个,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5万亩。
通过实施名茶、名果、名菜、名粮、名药“五名”工程,新泰市打造了杞农优食、杞农优品、杞农优选3个县域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产品8个,建成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5个。新泰市先后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