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7日讯(通讯员 张国强 李文慧)近期,泰山区泰前街道党工委聚焦解决党员组织学习难、考核量化难等问题,坚持“四化”标准,从实现党员教育实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规范化入手,坚持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着力推进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建强培训阵地,实现党员教育实体化。按照党员管理区、教育提升区、初心展厅、支部课堂、初心加油站和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五区六有”标准,高标准打造面积1100平方米的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指导中心,通过讲好初心故事、细化积分管理、后进党员转化等方式,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化水平。以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指导中心为核心,按照因地制宜、贯穿东西的原则,打造上峪村“峪见幸福”、御碑楼社区“红色家园”、嘉德社区“红领益家”等3个教学点,以点穿线形成教学“红色流水线”,延伸党员教育触角。
实施分类教学,实现党员教育精准化。精准施策,农村党员重点进行党性教育、乡村旅游、支部领办合作社等特色教育,社区党员有针对性地开设基层治理、红色物业等教育课程,组织流动党员围绕流动不流失等主题开展培训,实现街道所有党员每年至少轮训1次。精细提升,设置组织生活指导室,组建专兼结合的组织员队伍,分析研判各党组织的特点,量身定制“学史力行、为民办事”“重温入党历程、牢记初心使命”等20余种党员学习培训套餐,提升组织生活质量。
丰富活动内容,实现党员教育常态化。拓展教育形式,按照党员“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因材施教、送课上门。拓展培训课程,将“发现榜样”“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融入教育培训,充分发掘张际振、魏健康等榜样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放大典型示范效应,推动榜样精神常学常新。拓展学习资源,组织各党组织每月15日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上级要求的主题作为必选动作,将自主拍摄的《红绣娘》《常叩门》《责任常相伴 有事咱别推》等党课微视频纳入主题党日自选内容,有力提升了教育培训质量。
严格质量管理,实现党员教育规范化。规范培训流程,按照计划规范、方案规范、考勤规范、档案规范“四规范”原则开展培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实施网上纪实,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通过自主扫码积分,纳入年底党员星级评定;同时,各党组织按照“内容丰富、照片生动”标准,将开展党员培训情况及时上传“灯塔——党建在线”山东e支部系统,加强党员集中培训的过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