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连诈骗犯的套路都“与时俱进”。有些犯罪团伙,专门针对手头有闲钱,信息更新又不及时的老年群体下手。小编整理了一些专坑老人的“套路”,帮助老人看紧钱袋子,不给违法分子以可趁之机!
保健品披上“特效药”外衣
疫情期间,小易的父母在微信群里认识了卖保健品的“龙总”。他经常在群里介绍预防新冠肺炎的各种知识,自称是某国际著名保健品公司中国区代理负责人,可以通过秘密渠道搞到特效药。
小易的父母信以为真,花4.5万元购买了号称“能预防感染新冠肺炎”的保健品。“龙总”却迟迟不发货,又向二老推荐健康粉。二老觉得不对劲,试探着在群里询问,才发现还有好几位老人跟“龙总”单线联系过,被其用同样的套路忽悠购买了保健品。
消费返利专坑“贪小便宜”
不少骗子以高额返利诱惑老年人消费,但其实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
老张近日了解到,有一家公司在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在消费时得到相应的奖励,花的越多返钱越多。例如消费两万元成为钻石卡会员,就能获得六万元的优惠券,同时还送积分用以兑换产品或现金。老张满心欢喜地加入,之后却被告知公司资金链断裂,他投的钱彻底退不回来了。
投资诈骗“改头换面”
杨阿姨听说有公司在做养老项目,会费低廉。她特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养老公寓的条件和环境都很高端,于是动了心。
工作人员向她承诺,如果投资40万元以上,可以在基地免费养老,还有6%-14%的收益。如果老人去世,投资的钱还能让子女继承。于是,她先后在这家公司投资了50万元。可没想到,正在杨阿姨准备“享福”时,公司法人携款潜逃,所有投资本息无法兑现。
温馨提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所谓的“优惠、福利”面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如果已经落入了骗子们所设的骗局,请务必及时前往派出所寻求帮助,制定维权计划,尽量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