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在泰安说起贾美荣“贾妈妈”,知道她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上世纪40年代军人的女儿、60年代军人的妻子、80年代军人的母亲,21世纪战士的“兵妈妈”“兵奶奶”,用“泰山有极顶、拥军无止境”的座右铭时刻要求自己,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我国实现强军梦贡献积极力量。
近日,记者见到贾美荣时,她刚刚结束了与一名现役军人的通话。说起自己的故事,贾美荣笑着说,她的家庭与部队、军人有着特殊的情缘。她的父亲是上世纪40年代的老军人,她从小就是在部队家属院里长大的,从小就看着母亲教给战士们洗衣服,那时的场景至今都还历历在目。“我姐妹6人,5人当了光荣的军嫂,母亲、父亲总是对我们说:‘你们长大了要拥军、要爱国,要永远跟党走,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现在,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姐妹6人全部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了。”说到此处,贾美荣向记者展示了家人的照片。
贾美荣告诉记者,她是听着战斗英雄的故事和军号长大的,一直很崇拜军人和战斗英雄,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女兵。后来,她虽然没当成兵,但她下定决心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军嫂。之后在1969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认识了现在的老伴,成为一名军嫂。在她的感染下,她的大儿子长大后也选择进入部队锻炼自己,成了一名武警战士。在一次探望儿子回到泰安后,她有感而发写下了《孩子为什么留恋部队》一文,随后,该文在《解放军报》二版头条刊登,“通过军报上的这次刊登,全军的官兵都知道泰安有个‘贾妈妈’了,全军的官兵都拿着我当最知心的‘妈妈’,他们遇到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的思想问题就会写信告诉我,所以从那时开始,书信就成了我生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贾美荣说,最多的时候一天她收到过200多封信。
30多年过去了,贾美荣已经收到全国各地官兵来信1.5万余封,与2000余名官兵保持着书信来往和电话、微信联系,进军营作报告数百次,结缘2000余名“兵儿子”“兵孙子”。她经常与战士们谈心,在她的鼓励帮助下,先后有1000余人当上了部队骨干、140余人考上了军校或提升为军官。为了更好地为军人服务,2014年5月,贾美荣又注册成立了泰安市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
采访最后,贾美荣说,回顾从前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无数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建起了新中国。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离不开无数人民子弟兵筑起的坚强后盾,拥护爱戴人民子弟兵、优待军人家属我们责无旁贷。“这份拥军事业我已经做了几十年,我很荣幸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继续带领我的家庭、带领拥军优属志愿者们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继续前行,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
党旗飘扬 致敬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