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早上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收拾一下,一会儿去‘幸福食堂’吃饭。”6月9日10时40分,临时租住在泰山区省庄镇北河东村村委附近的上高街道魏家庄村老人张锡朋,在锁好大门后,戴好遮阳帽,骑上电动三轮车,准备赶回2公里外的村里吃午饭。
今年81岁的张锡朋,是魏家庄村的村民,因城中村改造,暂时搬离了魏家庄村,但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要回村里吃午饭,和老朋友们唠唠嗑。张锡朋提到的“幸福食堂”是2019年3月8日正式运营的“泰安小美幸福食堂”。
张锡朋和路上碰到的老朋友一起到达“幸福食堂”时还未到11时,食堂内已经热闹起来,几名老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拉着家常。食堂入口处,早已摆好了种类丰富的餐食供老人选择。2块西瓜、6个圣女果、1块羊角蜜、1个花卷、1个蒸包、1碗小米粥,再加上西葫芦炒鸡蛋、炸薄荷、白菜豆腐肉,张锡朋在装了满满一大餐盘的食物后和另外两位熟识的老人坐在了一张桌子前。“这里的饭菜又便宜又好吃,搭配得还好,想吃什么选什么,孩子在家伺候也没有这么好,简直是生活在了‘福’里。”咬了一口蒸包后,张锡朋脸上露出了幸福又满足的笑容。
魏家庄村位于泰城东部,西临泰明路,南靠灵山大街,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全村1310人,60岁以上老年人261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内青壮年早出晚归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中午他们常常顾不上为家中老人做饭,出现了老人中午吃饭不方便、不及时的现象。魏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徐峰告诉记者,为切实解决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中午“一餐热饭”的问题,魏家庄村建设了能容纳百余人同时就餐的“泰安小美幸福食堂”。
“幸福食堂”属于福利性食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堂用的蔬菜瓜果都是村里自己种植的,食堂每日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同时,魏家庄村还将村集体管理运营的上高庄园酒店的收入补贴到“幸福食堂”,并将食堂面向社会开放。
目前,“幸福食堂”采用自助餐的模式,有10种菜品、4种面食、4种汤和新鲜的水果、可口的点心供老人选择,每天都有百余名老人到“幸福食堂”吃饭。“因为‘城中村’改造,现在村里老人居住比较分散,但每天还会有三四十名老人来吃午饭。”徐峰介绍说。
“幸福食堂”是如何干到群众心坎里的?记者了解到,魏家庄村的老人到“幸福食堂”吃饭,只需要交2元钱,这2元钱也是从村委会每月发放的老人福利充值卡中扣除,等于免费就餐,有时老人忘带充值卡也可以先记账,下次就餐时再补刷。“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会给老年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每个季度分别给60岁、70岁、80岁、9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400元、500元、600元、700元的现金和面值为120元的储值购物卡。‘幸福食堂’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面向全村免费,腊月二十五后休息,正月初七开门营业。”徐峰介绍,老人可以到“幸福食堂”刷卡吃饭,也可以到村里开的超市刷卡购买柴米油盐等物品。
“我们应赞美,魏庄村‘两委’,辛苦和付出,村民感幸福,明天会如何,前程更美好……”11时27分,即将吃完午饭时,和张锡朋同桌的70岁老人王荣凯念起了自己写的一段文字,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69岁的有德全也竖起大拇指为“幸福食堂”点赞,有德全说:“办这么个食堂不易,光说虚的没用,办好才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我们最需要的。”
新鲜采摘的蔬菜瓜果、热气腾腾的厨房、宽敞明亮的餐厅……在泰山区,为老年人打造的“幸福食堂”不止魏家庄村“泰安小美幸福食堂”一处。为托起最美夕阳红,泰山区制定补助政策、完善运营机制,确保规范建设、长效运营,在全区推进了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民生项目工程,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截至目前,泰山区已建设完成“幸福食堂”22家,在建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