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蒋永斌一行来到“服务民生面对面”栏目,现场接听泰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就市民关心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退役军人公益岗位安置人员档案管理、人才引进补贴等问题进行解答。
●我市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可享受“意外伤害保险”补贴
督办员问,来电人是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反映公司全年无休且不缴纳相关社保,也未签订劳动合同,希望部门调查处理,尽快给其补缴社保。
蒋永斌说,为全面做好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助力电子商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领域行业发展,我市高度重视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经密集调研,4月份,我市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制度,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泰安市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实施细则》。对依托电子商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且办理就业登记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按照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费数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每人每年补贴金额高于100元的按照100元的标准执行。预计我市将有1.2万余名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受益。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按年度申报拨付一次,申报时间为每年10月份。
虽有以上扶持政策,但依据现有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仍无法确定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从而无法据此要求单位办理社会保险参保,在国家政策出台前,我市也鼓励从业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以助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合法权益保障为引领,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工作措施,让更多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享受政策红利。蒋永斌表示,直播带货人员、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业态从业形式,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不能确立劳动关系,因此也就不能定性公司行为违法。下一步,市人社局也将深入调研,了解新业态从业人员现状及诉求,及时向省、人社部反馈,加快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出台。
●退役军人公益岗位安置人员档案应由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来电人问,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公益岗位安置人员,目前档案在自己手中,没人管,想咨询一下档案如何处理?
蒋永斌说,退役军人公益岗位的安置人员,在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时的人事档案,根据鲁人社发【2020】4号文件要求,应由当事人原用人单位将其人事档案转入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不应给予当事人个人保管。但已由个人保管的部分人员,应与其原单位联系并由原单位将档案转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对于原企事业单位已经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后,个人凭调档函又提走档案的,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及现公益岗位安置单位未接收档案,从而形成档案在个人手中的,可由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及公益岗位安置单位委托当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存放。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问题,蒋永斌补充,大学生档案管理实行省市联动,根据大学生在校就业情况来进行档案转移。毕业时有就业单位的学生,其档案由学校以机要形式转到用人单位。没有就业的学生,其档案由学校以机要形式转到生源地人社部门进行管理。
●我市对引进的重点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发放3年补贴
市民打电话咨询,她是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国外又深造了4年,目前有意向回泰安工作,想问问泰安市在引进重点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的一些优待政策。
市人社局人才工作专班负责人曹森介绍,根据泰安市新政“金十条”有关文件规定,我市对引进的重点高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按照每月2000元、1000元、600元标准发放补贴,连补3年。每年10月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部署当年重点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申报工作。届时,申报单位按要求整理相关资料,报单位所在地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驻泰高校直接报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在泰安就业期间,申报补贴人员在我市多个用人单位就业的,由各用人单位分别申报。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接听热线。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赵文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