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7日讯(通讯员 靳立山)东平农商银行聚焦“四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贷款流程规范化、专业化,持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推动信贷业务质效双增。
整合营销力量,提升贷款营销质效。持续加强一线营销队伍建设。公开选拔18名优秀基层青年员工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开展为期2个月的转岗培训;公开招聘营销客户经理13人,并选取6名高等级客户经理作为团队经理,采取“1+N”团队管理模式,由一名团队经理指导2至3名营销客户经理开展信贷业务营销拓展工作。持续提升客户经理薪酬。加大贷款营销正向激励力度,通过提高岗位绩效、规范考核管理等方式,提高客户经理薪酬占比。持续完善小微贷营销中心建设体系。规范专职营销团队管理,将小微贷营销中心划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营销团队,通过公开竞标方式确定团队负责人2人,增加内部竞争力和工作动力。
加强风险管控,完善审查审批机制。加强大额贷款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对客户的统一评级授信管理,通过现场查验、多角度交叉验证财务数据等方式,关注客户第一还款来源,提高客户信息真伪辨别能力,加强对客户基础财务数据真实性核验,合理确定信用级别和授信额度。规范信贷操作流程。根据信贷制度基本要求,从简贷款受理资料,改定时、定点召开的贷审会为“随时性”贷审会,发挥利率定价委员会作用,结合市场环境有效调整信贷产品要素。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服务为主线”的信贷审查审批全流程时间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限时审查制度,规范业务申报管理,及时接收处理业务,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
创新工作方法,规范放款流程建设。实施专业放款。明确放款中心各岗位职责,理顺流程环节,实现分工合作、高效运转,选拔业绩过硬、素质优良人员充实放款岗队伍,为公司业务部和辖内18家支行全部配备放款人员,由放款中心统一管理,将客户经理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贷款营销和业务拓展。缩短办贷时间。推行“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开通不动产抵押登记专线,引入不动产登记自助设备终端机,有效缩短办贷时间,使得办贷效率大幅提升。规范合同签订。在合同签订环节,由放款人员严格执行合同“面谈面签”“双录”、贷款发放与资金支付审核等制度,避免出现操作风险,促进放款流程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
强化贷后管理,防范控制信贷风险。注重检查质效。重点检查大额贷款、欠息逾期贷款、疑点问题贷款,借助审计模型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及贷款使用情况等进行精准检查,提升贷后检查工作的精度和准度。加强问题反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通报,督促支行落实整改,同时做好认真梳理,自查自纠,对敷衍应付、整改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提升信贷人员管贷综合水平。强化辅导交流。根据工作实际,每周对辖内网点进行调度;组织支行行长、副行长、客户经理开展座谈会,就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提升贷后检查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