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是解决债务、应急储备、收入留存率低等财务问题的关键,而储蓄是反人性的,并且在现代社会又有无数的人在想尽一切办法挑逗你的人性,这把储蓄——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那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人性,抵御马云们的算计,让我们存下更多的钱呢?方法有很多,这里大树给大家建议四个亲测、有效的小技巧。
设定储蓄目标
对,你看到的没错,技巧一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储蓄目标。不要小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仅仅是有目标,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个目标就已经可以改善你的储蓄状况了。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一个目标之所以重要,可能跟我们思维中的锚定效应有关。目标一旦设立,这个参考点就会改变我们在消费决策时的成本考量,这个时候不但有失去的金钱,还增加了违反承诺的厌恶感,这会降低消费带来的效用,从而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但是这个目标你不要一上来就设一个亿,这种小目标有等于没有。因为你知道,无论如何努力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这种目标不会成为一个对自己的承诺,我们给它的定位其实是个玩笑。设置有效的存款目标要像公司给我们制定KPI一样,能够达到,但是需要你努力的翘翘脚。
设置目标不必一步到位,大家量力而行。目标越高实现的时间越长,对我们的约束力也越弱。比如,一个月光族,我是不是可以先考虑先存他个1万,然后达到1万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说达到1万块钱的时候,我可以从这1万块钱里面拿出5000块去做一次旅游。不要心疼,因为你开始是要去养成储蓄的习惯,而提供预期的奖励会刺激多巴胺分泌,这会让我们在达成目标的路上走得更加愉快。
在理性的时候做储蓄计划
这个技巧说起来也挺简单的,但是很多筒子却经常做错。想着储蓄嘛,消费完剩下的就是储蓄了。想得挺好,但现实往往是消费完就什么都不剩了。正确的做法是先储蓄再消费,每当我们有收入的时候,第一件事是按照固定的比例存起来一部分,这个比例最好是大于10%的。先储蓄,这时候我们做的决策是理性在支配,这个时候你想的是如何用这些储蓄下来的钱实现更远期的目标,这个时候想的是在这笔钱的帮助下未来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先储蓄下10%的钱,大家会发现先行储蓄的部分其实不会影响你的消费质量,因为没有限制的非必需消费占比往往都是比10%要多得多的。如果10%的比例做不到?没关系,那就从1%开始,当我们从中体验到了那种未来充满希望的愉悦,我们慢慢就会给自己加码。
为了让这笔提前的储蓄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效用,我们最好把它和消费账户分开,储蓄账户独立并设置一个不那么好记的密码,让它的变大更加清晰,也避免冲动下的失控使计划无法执行。
延迟付钱,给理性留点时间
其实在我们的众多消费中有多少是冲动下做出的消费决策呢?是不少的,看看我们买了多少没什么用的东西就知道了。怎么办呢?其实很多冲动消费是人性本身和商家的挑动下多巴胺分泌的结果,带来的是欲望,而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就像我们吃完饭还想吃个冰淇淋一样,吃饭是因为饿,而吃冰淇淋是因为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多巴胺的刺激让我们更容易屈服在短期满足感下,但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我们进化出了强大的前额皮质,这个区域带给我们的是理性,也是用来遏制大脑其他区域,让我们选择更长期更有力的行为的。可是这个区域需要时间来激活,当理性被激活,多巴胺的效果也就减弱或是没有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事跟简单,就是把付钱动作往后延迟,就可以解决很多冲动消费。比如,你特别想买一件东西,你可以先把这东西放在购物车里,但是付款改成明天,要是延迟到明天受不了,那就从延迟10分钟开始。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延迟,它真的会帮我们省下很多钱,谁用谁知道。
给自己涨价,扩大损失遏制欲望
消费是一个得失的交易,我们得到商品,而失去金钱。得到会让我们受到多巴胺的奖励,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失去带来的损失厌恶也是我们的本能,损失厌恶的本能是可以帮我们克制冲动消费的。因此很多商家挠破头也要憋出各种招数出来让商品显得便宜就是这个原因。商家既然费尽心机的给失去打折,那我们就给自己涨价呗。涨价这个骚操作可以是这样的,在每次消费的时候,你可以将消费金额的固定比例存入一个支出受到限制的账户中来强制自己储蓄。这样做一方面价格上升本身会抑制自己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又做了强制储蓄。
有些时候,人的自律是靠不住的,因为我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当我们劳累、焦虑、或是和家人吵一架,都可能降低意志力的水平。所以,有些时候需要些强制才能真正做好反人性的事情。强制储蓄在财富积累中发挥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拉长越来越大,很久以后,这个效果可能会吓自己一跳。想想买房子的时候什么钱对自己的帮助最大?这问题我之前问过很多人,最多的答案居然是一个收益很低的住房公积金。银行卖的那些收益不高的分红保险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强制储蓄。
好了,四个小技巧帮助大家实现储蓄和积累,这么做的目的首先是解决财务问题,让我们在规划财务目标前先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状态,这个过程储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是也不能一直这么进行下去,储蓄是手段不是目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