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7日讯(记者 张亢 通讯员 耿畅)为持续巩固换届成果,提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文庙街道通过上好心理课、业务课、实战课“三堂课”,促进新任村(社区)“两委”年轻干部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熟悉业务,确保思想作风端正,将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结好帮带对子,上好“心理课”。建立初任村(社区)“两委”干部“4+1”帮带机制,对初任村(社区)“两委”干部逐人明确副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管理区书记、村居书记共同结对帮带。对年轻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强调年轻干部忠诚于党的信仰,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忠诚和信仰具体化、实践化,对标“好干部”标准,多向群众、多向实践、多向榜样学习,不辱使命,在跨越赶超新篇章中以过硬本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参观交流提升,上好“业务课”。为帮助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增强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本领,文庙街道以管理区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其中复圣管理区东关社区赴堽城镇第一党支部进行党史学习、赴伏山镇进行廉洁教育;财源管理区北关社区赴潍坊市奎文区学习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参观学习,使年轻干部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基层工作本领。
交叉轮岗锻炼,上好“实战课”。街道将年轻干部放在党建、扶贫、安全生产、城建、老旧小区改造等多平台进行轮岗锻炼,深入走访群众,全面掌握村情社情,旨在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使年轻村干部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努力练就出类拔萃的专业力、高效精准的执行力,造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