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毕凤玲 特约记者 李庆林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岱岳区紧密结合为民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前期,该区发布了涉及81个单位、149个项目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决定在全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千万”实践活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百家单位进百村、千个支部破千题、万名党员解万事的号召,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成果如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岱岳区部分乡镇、社区一探究竟。
上午9:00
改善种植结构,田里来了“土”专家
5月25日上午,夏张镇孔家庄村又迎来了“熟客”。
听到有动静,上任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急忙迎了出来,今天是和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约好邀请专家为村里的土地“问诊把脉”的日子。新书记上任,心里想的头件事是如何带着村民增收奔小康。还没说几句话,张伟迫不及待地把大家往田地里引。
“听说中草药附加值高,黄芪、板蓝根等中草药又适合在盐碱地里种植,自己也拿不准,想让专家来给看看。”因为村里土地含碱性比较大,要想改善种植结构,增加土地附加值,张伟也有自己的顾虑。
“种了30多年的玉米和麦子,从没种过中草药。万一中药收不着,粮食也毁了。”传统的庄稼人比较保守,一时不敢相信土地还能种出“金疙瘩”。
“草药种植附加值高,现在政策又这么好,可行!”驻村第一书记李强主动和派出单位对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结对帮扶的模式,邀请企业专家来为村里破解难题。
收益比粮食高十几倍的药材,能让集体、村民“双增收”,李强盘算着,村集体和“两委”干部可以先拿出一部分一般耕地用做实验田,找有关专家来村里实地察看指导,待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可以带动和辐射当地农民,到那时候成立合作社,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区里发出了百家单位进百村的号召,我们每个月5日、15日、25日都会到第一书记派驻的村听取诉求、解决难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莹说,不同的中草药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过几天我们还要再请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测土、配方,一起帮忙选定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当好农民致富的“经纪人”,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如果以后村里成立中草药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需要生产许可资质,我们可以来现场进行办理,提供服务。”王莹规划着。
作别时已近晌午。张伟盼着他的“实验田梦”能早日扎下根来,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村民都铆足了劲要过更好的日子。
下午2:00
修缮灌溉水渠,村支书的“心头事”
晌午刚过,大汶口镇西大吴村党支部书记贾玉明来到田间地头,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