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出产城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开展粮食直补工作专项检查
打好廉政“预防针”
爱心捐助活动 走进汶南镇李仙村
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
积极化解矛盾 维护换届秩序
楼德镇开展基层 信访举报业务质效标准化建设
新泰市民政局着力提升社区组织力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乡村书房建设服务将有省级标准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6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张庄镇坚持“三集中三到位”
走出产城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讯员 刘伟 徐秀秀

近年来,西张庄镇以“建设全国特色小镇、打造生态宜居西张”为总目标,坚持“三集中三到位”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产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农村美”,人口向镇区集中

实现就业就医就学服务到位

聚焦“搬得起”,和谐搬迁得民心。目前镇区建成228栋、8051套楼房,完成8个村整村搬迁和2个村部分搬迁,复垦验收土地1933.5亩,同时积极对上争取,统筹土地增减挂钩、棚户区改造、压煤搬迁补助、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等各方面资金,最大限度让利群众。

聚焦“稳得住”,乐享安居有保障。大力提升镇区品质,同步建设路、水、气、污等各类管网,同步配套便民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便民设施,同步建成小学和幼儿园、卫生院、医疗健康养老苑等公益设施,同步完善文体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使群众满意度连年攀升。

聚焦“能致富”,就地就业有去处。各村成立劳务服务公司,实时发布求职和用工信息,形成了求职与用工的良性互动,让村民不出社区就能找工作;镇里建立新技能培训驿站,不断提升村民致富本领,让村民成为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依托国家级多彩毛呢小镇的金字招牌,发展规模以上毛纺织企业27家,解决就业4000余人,建成国家级光伏农业产业园,新建大棚2062座,发展光伏农业和设施林果,解决就业3000余人,真正让群众“愁眉”和“苦脸”一起离村,“人”和“观念”一起上楼。

聚焦“农民富”,产业向园区集中

实现供水供电供气配套到位

产业园区初具规模。聚力建设占地2.92平方公里的毛呢产业聚集区,投资5.2亿元,建设毛呢产业孵化器项目,出台减租、降费等优惠政策,成功孵化澳绮纺织、北京阿莲纺等4家企业。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完成华美纺织、白沙工贸等10家纺织企业技改升级;创办“大辰”毛呢服装品牌,补齐毛呢产业无成衣、无品牌的短板,实现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培育做强无纺布产业,引进投资3.2亿元的北京阿莲纺水刺无纺布项目;逐步形成以毛纺产业为核心,无纺布、屏蔽软体面料等新兴纺织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型纺织产业集群。

业界影响显著提升。2016年获评中国首批特色小镇,2017年成功举办中国毛呢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承办2019年度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研修班。高标准新建2万平方米小镇客厅1处,多彩毛呢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与开发区新区、青岛保税港新泰功能区和副城区“四区联动”,联合引进建成光电产业园、华能光纤光棒等过10亿元大项目,推动A级锅炉制造商博宇锅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新起重等本土企业技改扩规,逐步形成光电科技、机械加工、清洁能源等五大过10亿元产业集群,小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聚焦“农业强”,土地相对集中经营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引导到位

做优林果,依托泽华生态园大力发展无花果采摘园,依托山东鑫泉农业公司大力发展大樱桃采摘园和猕猴桃采摘园,依托白沙片区光伏大棚大力发展草莓采摘园,年产优质林果25万公斤。做精蔬菜,高标准打造农光互补示范区,推动与北京新发地合作,力争建成精品蔬菜供应地。做强种业,投资1.2亿元,新上占地300亩的中科院甘薯种植示范基地,新建160亩日光温室,打造中科院智能化甘薯新品种繁育基地,年育种苗2亿株;加强与天津黄瓜研究所合作,先后培育30余个黄瓜新品种。做美沿河,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柴汶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沿河打造十里荷塘、泰新赛鸽基地等宜游宜景生态长廊,真正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型样板区。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