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青衫
日前,三星堆再度“上新”,引发了全网围观。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关于三星堆的历史学解读,不断刷新着各大新闻平台的热度榜单。可以说,三星堆的关注度是“制霸级”的。(中国青年报)
从三星堆“上新”抢占舆论关注“C位”到各大博物馆假期门票“一票难求”,从“故宫跑”“敦煌热”成网络热词,再到《国家宝藏》等综文博节目的持续热播,当下,关于考古的热潮不断涌现。这是我们乐见的社会现象,正是由于国民文化归属意识的增强和国民文化自信的提高以及大众传播技术的创新,才使得考古从幽深、神秘的角落走到大众面前并深受追捧。
但与话题热度截然相反的是,考古专业素来被视为“冷门”专业,当前,相比于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国土,中国的考古人才数量捉襟见肘,这也是考古专业被视为“冷门”的一个表征。值得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把网络上的考古热度变成现实中对考古事业的支撑。因为,对于考古事业来说,财政力量的支持、人才资源的输入、优惠政策的倾斜,才是更重要也更紧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