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31日讯(通讯员 阴璐娜)东平农商银行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省联社“123456”总体工作思路、贯彻“五大理念”、推进“六个坚定不移”结合起来,与“五项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全行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
把牢主方向,力促党史学习教育“有高度”。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专题会议、思想交流会等,迅速将全员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上来;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拉列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实现可视化流程管理。二是搭建学习载体。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定期开展党委会、党委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小组、每周固定日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号搭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载体,形成“领导带头学、每周集中学、网络随时学”的良好局面。三是抓实巡回督导。大力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成立7个巡回指导组,采取领导包片、精准辅导、督导检查、随机抽查、调研访谈等方式,不定期指导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把好结合点,力促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度”。一是与基层组织生活相结合。指导督导辖内各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和经常性学习,利用各类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发扬艰苦奋斗的品质。并举办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班,采取专家辅导、集中领读、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科学安排课程。二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弘扬“大挎包精神”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好万里故居、“三同”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农商银行传承,切实增强员工文化自信。三是与员工、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制定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乡村振兴暨普惠金融月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聚焦解决客户的操心事、揪心事,开展“关爱、关心、关怀”专项活动,解决不同需求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题,不断增强客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建议,改造升级员工宿舍、完善健身设施、定期举办健康体检及健康知识讲座、定期开展青年员工团建等,有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与提升业务发展相结合。积极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带头深入开展“四张清单”走访对接、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推动业务有效开展。通过做好三级“关键人”对接,获取各类客户清单,形成“总行、支行、客户经理“三级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营销,推进零售业务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共获取“四张清单”客户51.74万人,授信73.52亿元。
把握主动权,力促党史学习教育“有深度”。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职能,从严从实推动党支部监督作用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党支部监督作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党员民主监督作用的指导意见》,对落实“一岗双责”、发挥支部监督作用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中间有督导,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通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进行全面部署,督导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专题学习两个指导意见,明确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措施,凝聚合力,并组织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党员分别签订了《党支部书记监督责任书》《纪检委员履职责任书》《党员民主监督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二是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压实压紧工作责任。认真落实省联社党委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制定《东平农商党建党建工作考核办法》,采取日常考核、年底考核、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和党员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重实绩考察,确保考核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用好党员学习教育和谈心谈话制度。认真落实“五必访”“六必谈”,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党员员工异常行为,坚持“八小时”内外监督相结合,全面掌握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情况,确保监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用好用足“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组织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动党支部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作用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