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
“党建五联”为乡村振兴“加码”
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向我市转办第十六批信访件
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到宁阳县督导调研
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泰城首家 眼健康科普馆启用
我市召开“三个规定”“万长”大宣讲 和党政领导干部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公开承诺行动会议
农机部门备战“三夏”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山东农业大学入选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全国优质校
全市安装 智能垃圾分类亭1407套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检修各类农业机械2.83万台(套)、培训1.1万人次
农机部门备战“三夏”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本报5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通讯员 刘含赟 陈广建)“三夏”即将来临,我市农机部门把握“快”字,着眼于“抢”,立足于“稳”,确保“三夏”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预计今年全市上阵各类农业机械7万台(套),其中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预计达1.35万台,玉米播种机9300台,完成250万亩小麦和196万亩玉米收播任务。目前检修各类农业机械2.83万台(套),举办培训班40余期,培训各类农机手、修理工1.1万人次,有力保障了“三夏”农机化生产顺利开展。

推进产业要素融合,实现农业增效。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加快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建设,依托全市69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通过“企社共建”“社社联建”,促进产业要素融合共享,建成50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辐射带动100个“粮食生产‘十统一’示范区”,实现夏粮耕、种、管、收、烘干、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全程一体作业,服务面积达到400万亩,提高农机规模化作业效率,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做到小麦机收、玉米直播。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民增收。利用“三夏”生产关键时间节点,围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聚焦耕、种、管、收4个环节,重点推广应用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智能配肥、精准施肥施药、水肥一体化、高效植保、低损收获、秸秆还田离田、粮食烘干等9项先进农业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粮食生产降成本、提效率、增收入。

推进信息化技术融合,推动服务增能。一方面,构建智能、精细农机生产模式,积极搭建智慧农机信息服务平台。6200台实施深松整地作业的机械全部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参加“三夏”生产的农机手手机全部安装App终端显示软件。积极推广“滴滴打机”等网约服务模式,实现农机精准作业、智能检测和服务调度信息化。另一方面,加快全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化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农机购置补贴申办、验机、监管“三合一”,通过手机申办补贴农户达总办理人数的70%,办理效率提升45%,进一步提高了惠农政策落实效率,发挥补贴政策杠杆撬动作用,加快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