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新冠疫苗日最大接种能力已达12.26万剂次
坚持民生为本 幸福流淌心田
我市出台人才保障住房政策
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全国知识产权新闻宣传 通讯员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市卫健委召开整改部署会议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公安局集中推出爱民惠民系列新举措
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通讯员 王戎卿

肥城市公安局严格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肥城市委“民生优先”战略部署要求,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主题,集中推出一批爱民惠民新举措,真正将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有效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充分展示公安队伍新风貌、新形象。

优化机制流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为民服务列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创新实施“警民结亲”服务机制,并将其作为深化学习教育、查纠整改的重要载体抓手,成立400个民警工作组,与34万余户近100万群众“结亲”,“指尖”联、“脚板”访、真心听、实心帮,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结亲”帮扶、上门入户、线上交流等方式,开展温馨提示、贴心解答、暖心捎办等项目,为3400余名中小学生集中办理居民身份证,为群众办理解决其他民生实事470余件次。

擦亮公安窗口,力争群众办事“只跑一趟”。实施“一窗通办”模式。在户籍窗口集成高频业务事项,创新整合硬件设备,设置“专窗+通窗”,实现跨警种业务“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施“车驾管”业务进派出所模式。由派出所办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等高频简易的“车驾管”业务,持续优化便民服务圈。已在桃花源、石横、边院、仪阳派出所先行试点,实施“掌上公安预审”模式。依托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等服务载体,实行证件类服务、保安员资格考试、高频业务事项一站式“云上”预约预交、预览预审。实施“一键即知、一键即办”模式。开展菜单式电话语音宣传,一键链接服务政策、事项清单,做到“一目了然、一键可知、一链即办”,业务办理再提速,服务体验再升级。

加大治堵力度,保障群众“路畅心安”。整治重点路段隐患。为确保“一级路平安畅通”,确定3个样板路口,增加红绿灯、路口警示标志、爆闪警示灯,增设分流标志牌,安装隔离墩和交通安全围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在中小学周边增设交通限行、禁止调头等标志,安装启用违反禁令抓拍等设施,完善人行、分隔、停车等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校园固定勤务”机制,实行交通临时管制,缓解重点时段、主要路段交通压力,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整治城区道路拥堵。与住建部门配合,在城区重点路口增设人车分流交通护栏,施划、增加左转等待区域,调整红绿灯配时,设置重点车辆禁行区,分流主要街路交通流量。同时,增派路面执勤警力,延长在岗时间,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通过专项整治,4月份,城区交通违法行为数量环比下降26.9%,通行秩序明显改善,群众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增强。

提升打防质效,确保群众“万家平安”。强应急、保民安。加快“情指行舆督”一体化建设,统领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各项工作。加强以特警为主的处突队伍建设,在边院镇、石横镇建立应急处突小分队,依托特巡警警务工作站,“7×24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完善110接处警工作机制,24小时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提升街面见警率和出警速度。今年以来,已妥善处置有效警情7580余起,无刑事警情日达76天,为群众干事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盯电诈、重预防。印发《公安机关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精准防范宣传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完善“警情接报—分析研判—预警提醒”闭环式宣传流程,以宣传“小阵地”筑牢全民反诈“大平安”。3月份以来,该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环比下降28%。强破案、显担当。聚焦各类民生案件,深度应用“合成作战中心”和“合成作战一体化平台”,完善数字侦查、合成研判、落地打击、定点清除等制度机制,打击效能明显提升。3月份以来,抓获涉及民生类案件违法犯罪人员153人,破案369起,同比分别上升12.5%、16.7%。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