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4日讯(通讯员 陈浩杰)为打造更高质量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东平县委编办立足县情,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基础性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周到、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
夯实责任,大力实施“清单化+”。编制完成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共142项,聚焦卫生健康、便民服务、民生保障、物业管理等22个重点民生领域,每个事项都确定了牵头部门,明确牵头部门的“兜底”责任、镇街的“有限”责任,促进基层减负、赋能增效,加快构建东平县“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共治,积极探索“网格化+”。将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将全县区域细分为14个一级网格、671个二级网格、1582个三级网络,实现“一网”兜尽县域事务。建立起由1582人组成的专业化网格员队伍,覆盖各个镇(街道)村(社区),形成“上下联动、互联互通”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实现网格服务向更深更细处下沉,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让“小网格”托起“大服务”,破解民生“大问题”。
统筹资源,持续推进“规范化+”。统一规范乡镇(街道)机构设置,聚焦社会治理、农业农村、便民服务等重点领域职责,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力量,构建“7+5”组织架构,设置党政工作机构7个,事业单位5个,以保障各乡镇(街道)日常基础性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统筹考虑各乡镇(街道)地域范围、经济总量和编制人员数量等因素,向14个乡镇(街道)下沉事业编制100名,不断充实基层队伍,确保基层事情有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