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我市高度重视省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案件边督边改工作,坚持快转、快办、快改、严审“三快一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档升级。目前,前4批案件已办结277件。
我市搭建了领导签批“绿色通道”,实行“双线运行”机制,将所有信访件转到相关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同步办理。根据问题转办情况,绘制信访问题点位分布地图,动态监测各县(市、区)、功能区信访问题分布变化情况,县(市、区)、功能区、乡镇(街道)、村(居)信访问题多少、密集程度如何,一目了然,便于研判分析,为及时调度督导、审核整改打下基础。目前,已按程序第一时间转办信访十批700件。
信访案件转办后,要求各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赶赴涉案现场,调查基本情况,研究处置方案,确定责任人员。市级层面成立了案件受理组、案件转办组、案件审核组、现场核实组、案件督导组等5个专项工作小组,在督察一开始,就对案件办理流程进行了明确安排,梳理分析研判、调查审核、督促整改、处罚追责、审核公开等5大流程,确保案件办理工作顺畅、程序合法。同时,市级层面成立现场核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案件进行核查督办。
市领导每天组织召开各保障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分析研判当天督察反馈信访问题整改情况。会后以督办单形式下发有关责任部门,确保重点工作落实不过夜。截至目前,已下发督办单15次,涉及事项26项,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各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现场督办、分管领导全程审核把关,对于重点案件、交办事项,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领导直达现场、一线交办。乡镇(街道)和有关市直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做好每个案件的整改工作。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案件交办组在转办案件时,将案件同时转交属地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充分发挥督察交办案件的警示作用,推动对问题同时开展面上整改和系统性整改。
我市从市生态环境局主要业务科室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住建、城管、林业、畜牧等6个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材料审核组,对上报材料严格审核把关。从每个县(市、区)抽调一名业务人员到集中办公地点集中审核修改案件办理报告,及时协调对接案件办理相关事宜,提高办案效率。同时,我市加强了案件督导力度,组织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功能区和相关单位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对案件办理质量不高、进展缓慢的,及时下发督办单。对已办理完成的案件,持续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
举报电话:0538—8877667
邮政信箱:泰安市第0078号邮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