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7日讯(通讯员 程亚利)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切实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工作,增强医院职工、病患及家属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东平县人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周系列活动。
贴近基层宣传 深入组织活动
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多种多样“接地气”的宣传活动。该院利用门诊和南病房电子屏幕滚动播出防震救灾宣传口号,并通过制作防灾减灾展板、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方法,对就诊病人进行宣传;各科室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针对各自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住院病人,重点加强安全用电、发生火灾、地震时的安全自救以及安全使用氧气、防跌伤、防坠床知识以及节约用水的普及;对外伤病人,进行安全生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宣传教育。
为了掌握心肺复苏(CPR)急救技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在自然灾害下的急救水平,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5月12日,县人民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在电影院广场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操作技巧,就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未雨绸缪强体系 安全排查高效有序
一直来,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立明确的应急事件管理组织架构及各项制度,常态化重视应急预案的学习及演练,针对工作重点,组织新冠疫苗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等应急演练。同时,着力加强基层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各科室将应急预案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内容,并在考试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核。
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县人民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各科室,对供水排水、房屋安全、供电安全、安全保卫、防火防盗以及电梯、高压消毒、中心供氧、医疗质量等重点环节和重要部门进行逐一检查,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入人心;众志成城,灾害面前并肩携手。通过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县人民医院职工及患者基本掌握了“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了该院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