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拓宽农民致富新门路
肥城市首届 “汶水之阳”半程马拉松开赛
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感悟初心使命 汲取奋进力量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孝老爱亲诠释淳朴家风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全力打造宜居乡村
全力拓宽农民致富新门路
肥城市首届 “汶水之阳”半程马拉松开赛
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减垄增地”模式
全力拓宽农民致富新门路

 

本报5月1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侯立群)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对当前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肥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减垄增地”模式,以科技、创新拓宽粮食生产新门路。

新门路里藏着新办法。肥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粮食生产基础好、集约化经营程度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等有利条件,这为“减垄增地”奠定了基础。对此,肥城市研究制定了《肥城市推行“减垄增地”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并示范推广,在全省率先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今年,肥城市将在安驾庄、汶阳、边院、孙伯等镇先行开展2万亩大田无垄种植模式示范试点,择优遴选50亩以上(含50亩)成方连片种植的粮食规模种植户作为实施主体,对应用微喷带、立杆式喷灌、地埋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开展大田无垄种植的实施主体进行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前,田垄作为传统种植模式的技术手段,主要作用是田地分界、引水浇地。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田灌溉设施提升,田垄的作用弱化,减垄或去垄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减垄增地”的金融普惠“套餐”让农户更有底气。为更好更快地推广新技术,肥城市也为种植户准备了一系列的金融扶持政策。肥城市按照先验后补原则,每亩补贴不超过亩平均投资额度的50%,每亩最高补贴不超过200元,同时,还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喷灌节水设备购置惠农贷产品,在实施主体承担不低于投资30%的基础上,提供10万元至300万元贷款,享受政府惠农贷补贴。

如今,“减垄增地”受到越来越多种植户的欢迎,肥城市建立了粮食生产服务平台,进驻专业服务组织117家。肥城市以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为引领,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整村托管方式,为农户提供耕地、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一条龙精准配餐,为大面积实施“减垄增地”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初步测算,“减垄增地”全面施行后,肥城市45万亩粮田可增加4.5万亩有效种植面积,按可增产4500万公斤算,可增收10800万元。

今年,肥城市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减垄增地”以非常之良策应运而生,为实现肥城市农业绿色发展,走出一条适度规模、绿色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迈开了步子、拓宽了路子。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