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严查盗采、销售、运输、违规囤积 泰山石行为
2021年全国U15篮球比赛 男子组预赛(山东泰安赛区)开幕
岱岳区关工委开展 “五老”进校园讲党史活动
创新结合暖民心 文明实践结硕果
企业招聘设奇葩问题过犹不及
从“丢豹”到“瞒豹”,谁给的胆量?
须让职校生实习这门“生意”彻底凉凉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须让职校生实习这门“生意”彻底凉凉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不去实习拿不到毕业证?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否则就不给发毕业证。不仅如此,这所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存在多项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令禁止的问题,甚至涉嫌赚取实习学生的“人头费”。(新京报)

职校生被强制到指定工厂实习,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职校学生实习管理监督与实习劳动权益保护的双重缺失。这首先源于职校实习的特殊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但是,挂着实习之名行着劳动用工之实,就可能成为各取所需利益的契合点。企业需要廉价用工,而实习组织乃至中介机构可以借此牟利,于是乎,职校生实习就被当成了一桩“生意”。

其实,针对职校不规范的实习情况,教育部等部委早就出台了不少相关规定。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禁止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强制安排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但这些权益谁来保护,则显得有些无力。比如,规定要求学校要向主管教育部门备案,但不少强制实习都发生在异地,这意味着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基本形同虚设。加之,学校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对等,在学校面前,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投诉救济渠道又不畅通,学校一句“不实习不发毕业证”就能让学生乖乖就范。这也是强迫实习为何屡禁不止的原因。

鉴于此,让职校生实习这门“生意”彻底凉凉,关键要强化对学校与企业的监督,比如,将实习纳入劳动用工范畴内监管,统一到劳动维权机制与渠道中来,对企业进行规范和约束。再如,职校组织较大规模的实习前必须接受所在地劳动监管部门的协议备案审查,实习过程中接受监督管理,强化过程保护,不经备案的实习活动即为违规实习,实行校企双罚等惩罚措施,切实保护学生权益。说到底,呵护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不仅要求职业学校坚守育人初心,别走歪门邪道,更要求主管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如果连强迫实习都治不了,更何谈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