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0日讯(通讯员 李虎 王帅)“五一”小长假,柳娇花媚,气候适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假日办及各相关部门周密部署、紧密配合、旅游服务保障有力,五一假日旅游工作圆满收官。东平移动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东平共到访客户24万人(不含高速、汽车站等未停留客户)。其中,东平湖景区在泰安各景区中喜爱度排名第三,日均客流量3.2万人。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回暖势头强劲。未接到重大旅游投诉、旅游重大案件及群体性事件的报告。全县纳入监测的重点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比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81%和50.7%。
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业态引人
主打游客体验和参与性的旅游新业态受到追捧,为旅游经济带来新动能。水浒影视城大型实景马战演出继续受到游客青睐,腊山油纸伞文化节、六工山水浒英雄会、戴村坝赏花踏青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景区游人如织。昆山景区空中自行车等游玩项目受到追捧。东平街道荷塘月色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地。
生态效益加快变现
口碑效益递增
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隔离带、生态防护林等项目的陆续完成,全域生态环境实现综合提升,增加了游客的逗留时间,提振了游客对我县景区的游览信心,东平湖湿地码头日均接待游客近3000人,反映出广大游客对东平湖水上游的热衷。特别是网红路—环湖东路的节日通车,更是让东平湖颜值爆表,生态东平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打响。
组织领导有力
集成优势凸显
“五一”前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调度并亲临一线调研指导,假日旅游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景区重要路段设岗,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解答游客咨询、维护游客安全,全县人民表现出强烈的东道主意识,笑纳来客,竭诚服务。
宣传推介持续发力引爆市场
今年以来,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泰安电视台等央媒、省媒、市媒对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中连篇报道,《千年古县水韵东平》宣传片在各大知名平台播出,节前开展“生态东平”媒体采风、“相约东平湖,我的家乡我代言”网络公益宣传集中发力,与周边县市区联合营销,充分利用两微一抖进行线上宣传。一系列不间断的宣传推介,面大、量广、品质高,大大提升了东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服务升级优化游客体验
五一期间,假日旅游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分工,分别组成工作专班,下沉景区一线,以服务促管理,以巡查促提升,与各景区对接,指导帮助解决疫情防控、旅游秩序、安全生产等实际问题。各专班与景区工作人员面对面、共奋战,现场解决游客需求,全面周到的服务让部门和景区心贴心,形成旅游发展一盘棋,全面提升了景区服务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