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8日讯(通讯员 许元昌)近年来,肥城高新区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抢抓项目建设机遇,快马加鞭、大干快上,44个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4个过亿元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肥城高新区的项目建设如同一场接力跑,从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再到新项目落地、建设,环环相扣、紧锣密鼓,一棒接着一棒,“跑”出项目建设新局面。
走进肥城高新区欧士达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项目现场可以看到,生产车间建设基本完成,厂区配套设施及设备购置安装已经完善,工人正在测试生产设备及匹配完整的信息化中央控制系统,整体试生产工作正稳步推进。据了解,欧士达项目采用德国进口设备,主要从事环保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建成后年产轻质建筑墙体材料150万立方米,技术水平高度智能化、全面自动化,达到德国工业4.0标准,生产效率是使用国产设备同行的3倍。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以项目建设作为支撑。今年以来,肥城高新区以建设工业经济新高地为主抓手,落实专班推进机制,健全政策指导体系,高效率建设项目,切实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依靠项目做大优势产业、做强实体经济、做优高质量发展。
不仅欧士达,肥城高新区“快速生长”的还有海尼克智控项目。在海尼克车间,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地面硬化、管线铺设等配套设施施工,主体车间即将完工,蓄势待发。海尼克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厂区基础设施将在6月份完成,并在7月份完成加工中心、喷涂生产线、阀门流量流阻测试装置等生产加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海尼克拥有的智能超声波流量计及控制阀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多脉冲技术、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及纠错技术,无机械传动部件,不受被测介质的干扰,可通过超声波实现智能控制、管理,生产的产品将成为能源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住重点项目“牛鼻子”,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肥城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三种观念,全面落实五大战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反骄破满、勇夺四连冠”为目标,突出“项目落地年”新定位,以落地比实绩,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加快建设优势产业链。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将肥城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高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一地一区一城”,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建设新篇章贡献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