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汶宁)由于居民楼建造年代较早,开发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基础设施不完善,在过去,泰山区财源街道清真寺社区一直面临着社区管理难题。近年来,清真寺社区党委以社区领办物业为抓手,以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为目标,协调社区各方资源,打造“一核引领、多元参与”的“红色物业”,坚持党建引领、联建共治,积极推进物业工作融入社区治理,全力为居民创造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25日,记者走进清真寺社区,看到社区道路干净整洁,有居民在路边悠闲地拉着家常,不时还有小朋友欢笑着、蹦蹦跳跳地跑过。“近年来,小区内的党员越来越多,物业管理越来越人性化,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清真寺小区居民夏先生说。过去的“三无小区”,如今变得干净整洁、管理有度。
据了解,近年来,清真寺社区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由社区党委依法注册成立物业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并同步建立党支部,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指导物业公司开展工作。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公益性岗位、退休人员、党员志愿者等为辅。同时,社区加强党建引领,分层分类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社区、网格、小区和物业企业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构建“1+2+X”工作体系,形成一核引领、多方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红色物业’要有温度、有感情地进行物业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群众心中。在推行‘红色物业’,做好基础物业服务和群众服务的同时,也要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使小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居小区。”清真寺社区党委书记于峰说,该社区在做优社区党委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小区、网格党组织建设,挖掘在小区居住、熟悉小区情况的党员,建设队伍,管理小区。同时,优先选聘生活困难的居民担任物业保安、保洁员,促进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该社区还整合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楼长、单元长、困难群众等各类资源,同步吸纳社区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等,担任社区红色网格员,为加强“红色物业”提供坚实人员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引导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强化‘红色物业’服务功能,全面激活‘红色细胞’活力,全力解决好业主的身边事,当好业主的贴心人,让‘红色物业’更加深入人心。”于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