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2日(通讯员 董成群)今年以来,泰山区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升级服务阵地、强化服务措施、传承优良传统,通过退役军人服务站这一“桥梁”,团结凝聚广大退役军人,在防疫期间争先创优,在社区中积极奉献。随着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逐步开展各项活动,群众拥军爱军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提升了辖区服务对象满意度。
升级服务阵地,夯实服务工作基础。高标准打造“小而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完善“六室一厅”的服务设施,29个社区服务站均设置不少于1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站长全部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并配备2名专干,积极开展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引进专业服务,成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社区建立法律工作室,与街道法律服务所密切合作、联合办公,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精准、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及时有效解决法律援助诉求。街道地处商业区中心,驻地单位较多,在64个属地单位创新建立了退役军人联络员制度,在退役军人较多的企业和商圈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目前已建成万达商圈、瑞丽金康物业管理集团等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为各领域服务对象提供精准服务。
夯实硬核举措,提升服务工作成效。严格落实政策。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今年以来,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待金190余万元,并创新开展送“尊崇卡”上门活动,即统一印制“尊崇卡”,每月资金发放明细由专人送到优抚对象家中。为90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办理了社保接续手续,为75人进行了两参人员身份认定。实行网格化服务。将“枫桥经验”本地化,建立“服务站+网格员”联系机制和街道、社区两级排查化解机制,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等职能有机融入网格,176个网格员定期走访联系退役军人家庭,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用心用情帮扶。全面摸排退役军人家庭情况,“一户一册”建档立卡,为79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救助,为28户办理了困难帮扶,累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折款10万余元。为10名有创业意愿但缺少创业资金的退役军人申请创业扶持贷款230万元。
传承优良传统,浓厚尊崇工作氛围。双拥共建扎实深入。与驻地部队几十年保持深厚鱼水情,每年春节、“八一”期间组织街道、社区到驻地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并开展送温暖、送服务等一系列拥政爱民活动。常态化尊崇服务。开展“节日送祝福、平时送关怀、立功送喜报”“情系边海防官兵”、新春“三送”等活动,联系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9000余人,常态化开展光荣牌悬挂和信息采集工作,上门送喜报15人次,办理拥军卡6000余张。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成立“三色旗志愿服务队”,组织动员辖区退役军人志愿者500余名为创城、疫情防控贡献退役军人力量,疫情期间成立29支志愿服务队,先后涌现出刘岱、马恒、谷志等先进人物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