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十三五”以来,争取省级企业专利导航项目8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群支持项目1项,全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登记166项,融资金额28.36亿元,运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我市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三五”以来,全市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活动,新增驰名商标17件,总数达到53件,“5S商标模式”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商标事件。我市品牌建设过程中斩获多个荣誉,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优秀奖6项,获山东省专利奖10项。为了推动品牌建设,我市连续组织4届泰安市专利奖评审工作,奖励优秀专利项目147项。
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公布了一批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专利侵权、地理标志侵权、特殊标志侵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重点围绕5个方面,积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泰安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十四五”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布局;实施知识产权“春笋行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组织开展好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奖推荐和市专利奖评审工作。
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侵犯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监管和指导,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多途径化解知识产权矛盾纠纷。
聚焦产业强链实施产业促进行动。集成知识产权优质资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和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建设,推进“知银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电子化办理工作,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