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
  
  版面导航    
2021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劲扬帆踏歌行 昂首阔步新征程
泰山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通讯员 黄丽娟 韩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泰山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攻坚之年。

站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征程的起点上,泰山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开新局。今年,全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为目标定位,突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民生”两大重点,强化“党建引领、法治同行、作风转变”三大保障,实施“产业强区、科创强区、文化强区、生态强区”四区共建,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社会治理、协调城乡发展”五项行动计划,在砥砺奋进中开拓创新,在狠抓落实中加快发展,在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实现泰山领跑。

产业强区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清明3天假期,位于泰城东部的吾悦广场项目建设现场依然忙碌。目前,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们正有序进行室内外装修。“我们计划在5月21日正式开门营业。”项目副总经理刘旭告诉记者。

作为泰城东部的新地标,吾悦广场项目是泰山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强区建设中的又一力作,项目的建成运营,将在带动东部经济发展、提高周边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春风浩荡满目新,奋楫扬帆正当时。产业是发展的基石,为促进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21年,泰山区聚力攻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强区”,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总目标,加快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以泰山健康谷为载体,推进医养结合、旅养融合,建设国际颐养城、亲和源等康养项目,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国际医养健康品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聚焦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远程医疗教育等多种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引进落地5G产业,重点推进海天智能神康云大数据平台、东部新城双创中心等项目,加快培植华录蓝光数据湖等具有“链主”地位的信息技术领军企业。

做优做实先进工业,打好工业经济发展攻坚战。今年,泰山区以“双50强”企业为着力点,突出抓好美家科技产业园、年产2000万支口服特异性免疫微生态制剂等26个工业重点项目。并且,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40项,其中,新开工福神齿轮机器换人生产线等项目20个以上,投产中韩智能装备产业园、海岱智慧产业园等项目20个以上。同时,做精做细特色高效农业,培植壮大泰山茶、苗木花卉、生态奶业、有机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特别是将完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泰山茶核心区种植基地环湖、环山道路,预计年内产业园总产值超过60亿元。

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为泰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澎湃动力。今年,泰山区聚焦“十强”产业、“四新”经济、总部经济,紧盯强企、名企、央企真招实引,签约落地细胞储存暨精准医学转化研究中心、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5个、数量居全市第一,着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高标准开工建设数字鹰航空科技产业园、泰山电建电力装备产业园等项目,高质量建成运营居然之家、养心谷等项目,重点推进国创中心产业基地、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

科创强区 创新驱动促“凤凰涅槃”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2020年,“科创属性强”,成为泰山区的一个闪亮标签。康平纳集团牵头创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填补了全省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的空白,实现零的突破;泰开电力、鲁普科技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泰山信息科技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4家,申报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7人。

在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步入换挡期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在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地位提升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2021年,泰山区树立以创新驱动追求亩产效益的鲜明导向,聚力攻坚人才科技提升,打造“科创强区”。

把创新人才“聚”起来。聚焦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优化提升“智汇泰山”人才政策体系,培养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实施好“智汇泰山”人才集聚工程,抓好企业家素质提升、人才政策创新、企业平台培植、服务环境优化等4项重点,打造成“近悦远来、群贤毕至”的泰山产业人才高地。

把创新平台“搭”起来。加快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质量布局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特别是抢抓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机遇,依托康平纳、海天智能等科创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康国创中心12大实验室和4大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加快纺织印染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攻关。

把创新环境“优”起来。强化政策扶持引导,进一步完善财税、科技、金融、产业等方面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着力解决资金、土地、政策等问题。特别是将以泰安东部新城建设为契机,实施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突破行动,加速培育一批行业领域“小巨人”“隐形冠军”和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济泰一体化协同创新高地。

文化强区 聚力谱写文明新篇章

作为泰安主城区,泰山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历史积淀承载着城市文化的根与魂。近年来,泰山区突出全域旅游发展和群众文化繁荣主线,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着力完善产业经济体系,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0年,泰山区重点推进泰山年文化小镇、国际文化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建成运营,进一步延长了文旅消费链条,为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打好坚实“地基”。其中,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室内冰雪运动基地——泰山冰雪文体中心的建成运营,不仅填补了全市室内冰雪运动项目空白,更为加快推进全区乃至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助推产业繁荣发展的景象在泰山区各处生动上演。2021年,泰山区聚力攻坚宜游高地,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强区”,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打好文化资源“本土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展示“泰山基因”,讲好“泰山故事”,发展文旅新业态,推动形成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格局。突出抓好文旅项目招商洽谈,加快推进泰山冰雪文体中心二期、泰山碧霞湖文化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优势文旅项目运营水平,打造具有泰山区特色的文旅新高地。

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今年,泰山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百姓宣讲”“双百结对联动”等宣讲活动,着力凝聚起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共识。同时,发挥好文明城市“金招牌”作用,抓好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泰安小美之家”。此外,坚持“以文惠民”,升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品”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生态强区 攻坚建设宜居新家园

4月的泰山区,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赏景游玩,这得益于泰山区高标准推进城乡生态全域美、高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的不懈努力。

2020年,泰山区突出主城区担当,顺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完成芝田河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建设,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8天、同比增加43天;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7公里,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0%……同时,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获得全市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6万余户;不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办结房地产遗留问题项目112个,涉及2.1万户,改扩建农贸市场16处……

生态兴则文明兴。2021年,泰山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力攻坚宜居家园建设,统筹实施好“协调城乡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建设,不仅包含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也是题中之义。为全面提升发展环境,年初,泰山区启动了“重点工作攻坚年”“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整治两项活动,以重点工作攻坚为突破口,明确10大重点任务、7类重点工程、70个重点产业项目,以最优良的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提动能,严格落实“三级推进、四包落实”工作机制,聚焦征地搬迁、手续办理等难点问题,集中攻坚、扫除障碍,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目标落实。并且,各级各部门继续开展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一业一证”、“不见面审批就近办”、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等审批服务模式,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创业。

立足建设幸福美好宜居环境,泰山区全方位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深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力做好芝田河工程治理工作,加快明堂河湿地项目建设,持续改善梳洗河等地表水断面水质,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常态化实施“散乱污”企业、违建别墅、大棚房等专项整治活动,保持天蓝、水绿、山青、土净。

保障民生 稳步提升百姓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面对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泰山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先后投入防疫经费6442万元,连续13个月无新增输入性确诊病例和本地确诊病例;启动11个社区(村)拆迁工作,上高街道魏家庄村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签约、搬迁;擂鼓石大街中段和东段、灵山大街东段、青年路南段、迎胜路南延等一批“断头路”“丁字路”实现贯通,区内新增道路总长27.2公里;青兰高速、济泰高速先后建成通车,济泰一体化加快推进……2020年,泰山区聚力民生福祉,把群众关切当作工作开展的“晴雨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泰山区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办民事、暖民心、达民意,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实事落实,以群众的满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百姓的需求,是提质的目标方向。今年,泰山区以10件为民实事为抓手,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问题,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对东部新城区清洁能源配套建设、青年路中段等实事实行专班推进;实施好老泰莱路改造提升、泮河大街东延、双龙路等道路工程施工;对城乡饮水安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民生短板分解任务、排出进度,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实惠,特别是将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东院、泰山区人民医院外迁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加快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速度,全面启动金星、结庄、东西城等片区拆迁改造,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幸福新生活的起点。今年,泰山区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树牢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鲜明导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美丽村居、“美丽庭院”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七改”、道路“三通”等重点任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村内管网改造,统筹规划北部山区养生休闲、东部南部汶河滨水、中部苗木花卉等特色生态功能区,切实打造成济南都市后花园、休闲旅游观光区。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新时代新起点,新的战略机遇正扑面而来。泰山区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将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基础,落脚民生保障,在变化中开新局、谋新篇,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