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今日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街头绿地、河道治理等项目已全面铺开
实施医保基金“网格化”监管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党员教育工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仙桥街道服务至上 分类施策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3月3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顾晓阳 通讯员 杜晓军 王晓雪)一年来,八仙桥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服务至上”理念,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全程盯靠服务、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群策破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天和年产10万吨生物化机浆、年产50万吨智能化食品级特种纸、海斯摩尔医卫用生物质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晓阳智能制造园等一批智能化程度高、产业化带动强的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创出项目建设“新速度”,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培树龙头,打造产业集群。围绕造纸、纺织、轻型机车等优势产业,引导扶持天和纸业、海斯摩尔、中铃等龙头企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在上项目扩规模的同时完成工艺和设备的升级更替,发展智能制造,加快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街道经济发展中流砥柱。近年来,先后建成了投资6亿元的天和纸业年产10万吨生物化机浆生产项目、投资2.2亿元的天和纸业10号机技改提升项目、投资5.6亿元的海斯摩尔医卫用生物质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投资5.7亿元的中铃集团新能源机车智造园项目。2020年,天和纸业克服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斥资18亿元新上了年产50万吨智能化食品级特种纸生产项目,吹响了全县项目复工建设的冲锋号,预计到2024年,公司浆纸整体产能突破100万吨,成功迈入全国行业前20强,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搭建载体,发展园区经济。抓住“拆旧换新”关键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扶持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帮助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上打造竞争优势,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孵化培育园区,汇聚经济长远发展的涓涓细流。2021年,晓阳智能制造园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6亿元,充分借鉴南方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规划着眼人性化、长远性,办公楼、员工宿舍、餐厅、展厅等附属设施完备,银行、快递、物流等行业齐全,对废水废物进行统一、高效的处理,以园区为整体对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承接新兴技术研发试验和成果转化工程,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科研投入的同时,真正享受到科研创新带来的发展增力,实现产业升级的整体目标。

民生普惠,优化城市环境。以洸河新片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强力推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真正让发展红利普惠群众。近年来,相继推动邢庄社区、任村、东和、张陈等村居开展社区改造,以杨家庄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大屯村整体搬迁,有效解决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问题,对区域环境提升、提高城市品位、繁荣县城西部经济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度,践行服务承诺制和“一线工作法”,盯紧靠实、优化服务,继续推行手续全程代办,积极协助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项目建设为基点,补短板、调结构,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全面推动县域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八仙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鲍怀东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