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说过,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的心,年轻常在;感恩的人,快乐相伴。
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总有许多温暖的人和事不断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心存感恩,丝毫不敢懈怠。而在这些人和事里,时时触动我心灵深处的莫过于家乡给予我的关怀、培养和动力。我出生在泰山脚下、肥桃之乡,是汶河的水滋润我成长,淳朴的民风伴随我左右。我曾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尽力为家乡做些事情。
2017年9月,我成为吉林大学历史专业的研究生。闲暇之余,我经常和导师、同学碰撞思维,展望未来,畅想将来的生活。一晃到了2019年10月,老家同学火急火燎地打电话告诉我,山东选调考试提前了,我连忙察看了公告,当看到家乡有适合历史专业报考的公务员岗位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到从小生活的环境,接触到的前辈和玩伴,还有一直埋藏在心底的梦想,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于是,我匆匆收拾好行李,返乡备考。
2019年12月4日一大早,我下了火车,仰望着熟悉巍峨的泰山,不禁感叹,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报名、考试、考察等梯次推进,2020年8月,我很幸运地成为泰安市民政局定向选调生。
胡适先生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正道出了学习的真谛。
记得在新入职选调生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领导叮嘱我们,要勤于学习,及时由学校中的“大学生”转变为基层实践中的“小学生”,一切从头学起。角色的转变使我忽然缺少了底气,才疏学浅,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我着实无把握。
按照组织要求,新入职选调生必须下派两年,我被分配到泰山区上高街道小井村工作。第一天报到时,我瞅着领导办公桌上的一大摞工作笔记,意识到要想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就得少说话、多做事,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我从遇到的每一个细小问题着手,积累经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渐渐的,我的内心变得充实,精神变得富有,性格变得豁达,成长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使我对基层工作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感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心去耕耘、去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一次英语能力强化班上,授课老师提问英文单词“impossible”的汉语意思,班上有人给出的答案是“想好事”,在场的师生们直呼接地气。在基层,俯下身子很关键,要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才能开展好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有幸得到了很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半年来,我深感“有为也有爱”。因为感恩,所以眷恋;因为感恩,所以努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让梦想升华,才能走向自己梦想的诗和远方。此时,母校的校训再次萦绕在我耳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刘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