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汶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细节决定成败
待到春回梨花白
北方的冬树
感恩前行 追寻诗和远方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节决定成败
——泰安市索道安装公司原经理徐培生访谈录(中)
 

采访时间:2019年7月30日

采访地点:泰安长城路6号圣地公寓办公室

采访人:王雷亭 亓华 孟晓军 张连兵

整理:张连兵 王雷亭

王雷亭:您是泰山中天门索道改造的主角,您经历过哪些难忘的事情?

徐培生:泰山中天门索道改造是在2000年,是泰建公司改造的。领导小组组长是郭正一,我是副组长,主要负责运输工作。

运输的苦头大家都知道,从中天门索道站到朝阳洞,是4、5、6号支架,跨度是600米,下面很深,还跨着公路,当时把我愁坏了。最重的件是4.5吨,就是上边的减速机。现在的货运索道能拉五六吨,当时拉4.5吨就有压力。在现场会上,领导专门提出问题:运输怎么办?4.5吨的大件能不能顺利运上去?我说试试,领导说:“试试不行,有把握吗?”我当时说“行”,但心里不大得劲,就是这样表了态。

怎么设计这条货运索道方案呢?第一,我借助了原有两个支架;第二,因为支架承载压力太大,我就在两个支架之间设计了一个悬臂梁。搞机械的都知道,我设计这个悬臂梁,上面拉绳,下边卡到支架上,帽檐山的两跨就过去了,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在吊上物体时,600米跨度,挠度不能高于5%。有挠度不要紧,向上运送是可以的,但一过支架,一接触硬轨,牵引绳余量就要往上跳,跳到50多米,牵引索和承重索缠绕到一块,会出安全事故。这件事,让我很挠头。

那时吃住都在山上,在站台旁边支个小桌吃饭,因为到了雨季,山上经常下雨。当时就是这么干的,急得我够呛。这是改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公司领导现场挂帅,郭正一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他去了上站负责,段衍海是公司的一把手、公司总经理,他和我负责下站。最后上站利用了14吨的卷扬机牵引,总算把几个大件运上去了。

王雷亭:您当时是何职务?听说改造过程中索道绳安装也遇到了问题。

徐培生:我当时担任索道安装公司经理,负责运输。按正常工期,这种工程最短要半年,咱的工期太短了,从2000年5月15日停车,到10月1日运行的,才4个半月,还包括上下站锚固墩老基座的爆破,当时聘请了山东矿院的专业队伍实施,锚固墩不好爆,是通过打眼静态爆破的方式处理的。

再说说索道钢丝绳的问题,当时我们和多贝玛亚合同签订的设计方案是下站向上延伸16米,上站向下延伸18米。由于有关院士对索道建设的争议,后来重新修改了方案,把向站房外延伸长度延到原有的站房内,这就导致进口索道绳不够长,放绳过程中,又出现了几个问题。

由于挠度,绳子是向下垂,绳子挂到承载索上怎么也拉不动了,这是放索时发生的事。当时我说,不能动,先查明原因。到了第二天早晨才检查出是牵绳挤到原承载索底下去了,出事地点在朝阳洞下边。我们先想办法挑开,再用倒链拉出来,总算解决了问题。

我们干了一整天才把绳子放到上站。当时我写的方案是用两个防转器,但到了上站口防转器过不去了,先要保住钢丝绳,然后卸下前边的防转器,拐过弯后再装上,这很费劲,弄了一整天才牵过迂回轮。晚上接着干,继续放绳子,到了晚上12时,绳子离下站的站房还差60米,这时索盘钢丝绳还剩9圈,有人说剩5圈也没事,但这事我不敢办,我说:“绳子不够长,不能放了,一旦跑了绳就是车毁人亡的事。”这是第二天晚上发生的事。其他人也都很着急,绳子怎么不够长呢?我说,“支架向上延伸16米、向下延伸18米,还要双向乘2,本身预留了100米,现在还剩60多米,60米进了站,盘上没绳子了,如果钢丝绳跑了,就是车毁人亡的大事。”

我当时在中天门急得直转圈,但不能光转圈,还得积极想招,当时徐培清说抬盘绳子来接住,相当于加长绳子。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晚上来不及编结两股绳子,我们就找来两个大卡子,把两股绳子接在一起,这边放那边送,放完这60米时已是凌晨3时。我已经两夜没合眼了,但再困也得把绳子紧起来才能放心,紧完钢丝绳后,钢丝绳还剩17米。

对于泰山索道改造的整个过程,我是最清楚的。1981年第一次建设索道,当时的索道公司经理是石贞文,他是主要负责人,作了很大贡献。第二次改造是以我为主。当时的索道建设很麻烦,整个泰山索道的发展就是这个过程。泰安索道就是这样安装起来的,培养了一批索道安装、管理人才。

王雷亭:采访陈广武时,他说释放索道缆绳费的力气很大,不能拖到地上走,怕损伤索道,关键是两根索绳怎么连接才安全可靠,是通过热熔还是其他方法?国产索道绳质量是什么水平?

徐培生:两根索绳连接采用的是编结方法,编结长度是按照绳子直径的1200倍,将两根绳子搭接起来,这是一套工艺,在我们这边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没问题,接头你们看不出来,我们能看出来,绳子分6股12头,8股16头,编结时要把绳芯取出,把接头塞进去。

目前国产索道钢丝绳质量还不行,不是钢材质量的问题,国产索道钢丝绳是采用塑性较高含碳量很低的锰钢,含碳量高了硬度就大,肯定不行。第一个问题是目前我国对拉丝退火的温度点掌握得不够;第二个问题是对绳芯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制定报废钢丝绳标准时,我和鞍钢钢丝绳厂技术部争论过,他们认为绳芯就是储油作用,其实绳芯可不光是储油,还有支撑股绳的作用,咱们对这方面不够重视。

国外是怎么做的呢?瑞士的钢丝绳用了一种熔点较低的聚乙烯材料,先把股绳的捻距压出来,然后通过大盘合股,在合股过程中,在大盘中间用火焰加热,绳子一绕股,就把融化的聚乙烯挤到绳子缝隙中去了,固结后较硬,防止股绳之间的接触。第二种是尼龙纤维的,这种绳子通过急速加热后也能防止股绳之间的接触。

中国的钢丝绳没有这个工艺。索道用钢丝绳延伸率不能大于1.5%,而我国的绳子达到了5%。目前较大索道及脱挂式索道很少用国产的绳子,国产绳子每吨价格1.4万余元,进口的5万余元,这就是差距。

王雷亭:没想到一根索道缆绳技术含量这么高。有了建设索道的经验后,以后您又承接了不少索道安装工程吧?

徐培生:有了上述索道安装施工经验,以后的索道业务逐渐增多了。就索道安装施工来说,没有泰山索道,就没有专业成熟的索道安装队伍形成,过去泰安没有专业索道安装公司,当时的施工队伍是泰建水电安装队。

泰山索道安装好后,于1983年8月5日开始通车。索道安装工作之后停了几年,直到1992年,泰安索道公司承接了石家庄抱犊寨索道,那是石奉强设计的。1993年泰山桃花源安装第二条索道,是与石家庄一起搞的,当时刘振才是索道安装处处长。

当时比较专业的安装队伍在辽宁葫芦岛,葫芦岛有一个钼矿,资源已枯竭,只留下了管理维护货运索道的一帮人。当时还没有进口索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安装队伍很少。

那时我们公司在泰安名气不大,但中大型的、难度大的索道安装工程都是我们公司干的,因为圈子里都知道这支队伍能吃苦、能打硬仗。从那时候锻炼起来的这支队伍一直没散。

之后,公司又修建了吉林北大湖索道、安徽天柱山索道、黑龙江亚布力索道、武汉汉江索道等。

王雷亭:问您一个问题,您一共安装过多少条索道?

徐培生:在2018年统计时,全国正在运营的索道有960条。我们公司有3个分公司,实实在在地说安装了300多条,占30%—40%的份额,我参与的有100多条。进口索道安装得多,接近70%,国产索道安装得少。

王雷亭:现在咱公司在全国的索道维保业务做得怎么样?怎么应对人才流失问题?

徐培生:说实在的,我们每年维修保养业务量很大,索道运营一段时间就需要维保。现在全国的索道运营单位都配有保养人员,但他们的专业性比较差。国家有规定,索道维保必须由专业队伍来做,所以维保、换索还离不了我们。专门搞维保的队伍,现在中国还没有。现在的维保无论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需要招标。

人才流失是个大问题,需要解决。现在各索道单位的保养人员中,有50多人是从我们单位出去的,这让我们很头疼。很多地方都有我们的员工,嵩山、蒙山、八达岭等都有我们的员工,西双版纳野象谷还有我们的3名员工呢,从泰安这支队伍出去的人才不少。

说实在的,培养人才不容易,可是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办法。我希望公司改进一下管理理念和方式,留住专业人员。

本文摘自《泰山旅游四十年口述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王雷亭主编)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