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门服务让群众吃上“放心丸”
推行“721”工作法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司法救助+执行和解”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扮靓村容村貌 提升街道“颜值”
水清景美入画来
开展综合治理 确保水利安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清景美入画来
——泰山区水利局全面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魏巍 通讯员 李斌

近日,泰山区召开2021年全区水利系统重点工作暨“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作风整治活动部署会。会议全面总结去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发展形势,围绕开好局、起好步,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对“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作风整治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安排,扎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本,活力之基。去年以来,泰山区水利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力干在实处、全面走在前列,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全区水利改革发展事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泰山区水利改革发展事业成果丰硕,呈现出创新突破、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态修复工程提速提质,工程总投资7.49亿元,治理长度16.26千米,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芝田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激活东部城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走廊。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快速推进,工程总投资1374万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后将提高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和抵御洪灾风险的能力,保障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大汶河泰山区段被评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防汛物资备足备齐,抢险队伍演练到位,水库责任人上岗培训,确保“三个责任人”从“有名”真正转向“有实”,保障了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农村饮水安全强力推进,把农村饮水安全列为泰山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投资1480万元,将徐家楼、省庄21个村并入自来水管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工程按计划推进;移民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20年代表全省迎接了水利部三峡移民工作调查,得到调查组的高度评价,在全国进行推广,水利基建工作获得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决胜攻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奖。水利行业强监管全面发力,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成功创建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获得国家奖补资金100万元;安家林水库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管理试点;完成农村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并埋设好界桩和公示牌,建立起农村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完成区级9条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泰山区河道“一河一档”资料及时更新完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泰山区水利局深入实施“十四五”水利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水土保持、饮水安全、河道治理、移民帮扶等系列工程建设。着力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体系、增效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优化水利发展环境。着力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节约用水、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等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水利工作管理,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强区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推进“十四五”水利规划项目实施,着力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深入实施泰山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十四五”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芝田河上游修复工程、刘家庄水库改造提升工程、刘家庄灌渠东干渠贯通维修工程等重点工程列为今年工作重点。大力发展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不断提高全区水资源调配能力,重点抓好安家林水库溢洪道闸门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使安家林水库扩容200万立方米,增加全区可调配地上水资源储量。

实施移民项目,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及时足额发放移民直补资金,在3个街道(镇)12个村实施道路建设、美丽家园建设、安全饮水等建设项目12个。完成21个村自来水并网和村内管网改造提升,将上高、邱家店镇及省庄北部山区单村供水村并入自来水管网,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河(湖)长工作有名有实。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办公室职责,做好总河长的参谋助手,推动完成年度河长制湖长制重点工作,发挥监督检查职责,压实河(湖)长管护责任,持续加大河湖日常管护力度。充分发挥河长制联系单位部门职责,督促联系部门提高认识,各司其职,主动做好协同配合,共同管护好每条河道。充分发挥部门之间联动作用,强化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共享信息平台,联动互通,推动河湖监管新格局。各街道(镇)要落实河湖属地管护责任,加强巡河湖制度落实、河湖管理员职责落实,确保河湖安全。建设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完成“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编制工作,芝田河争创省级美丽示范河湖。

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坚持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的思想不动摇,加强预报和监测预警,提早完成防汛指挥部搬迁、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提高全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能力。持续开展“全区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全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安全生产活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逐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空当”和监管“盲区”。落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定期巡查制度。抓好“双基”工作,继续引导和监督全区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着力提高治水管水水平。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把推进依法治水贯彻到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巩固提升县域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落实《泰安市水资源管理办法》规定,积极组织开展泰城城区自备井专项整治,着力消除城区范围内违法取水问题,对取水许可到期的城区自备井进行逐步封停。做好重要节点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水法治意识。强化执法能力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打造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过硬队伍。

行动是唯一能反映干部精神状态的镜子。接下来,泰山区水利局将继续发扬“三牛”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践行水利初心,担当源头使命,为推动泰山区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