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松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一头系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是考验政府部门执政为民的“试金石”。2020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基本原则和“四个最严”基本遵循,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始终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强化组织领导,严格日常监管,狠抓责任落实,服务保障民生,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保障了泰安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格落实责任
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城市的良心考验执政的真心。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印发了党政领导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在市食药安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京洲看来,保证群众的食品安全,首要任务是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2020年以来,我市落实“党政同责”基本原则,把食品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重点督查事项,同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议,压紧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抓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我市将市食安委调整为市食药安委,由市长任主任,22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张京洲说,健全联席会议、通报会商、信息发布等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成立食品安全源头治理等5个专项协作小组,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我市汇聚部门监管合力,制定下发了《泰安市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分工》,建立有关部门食品安全事权清单,细化明确了监管责任,坚持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与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及餐饮消费等重点企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强化对食品管理经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自查、风险报告、索证索票、追溯管理等主体责任。
开展攻坚行动
巩固提升全链条治理成效
“从种子到筷子,食品安全监管要实现全链条覆盖,必须打通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张京洲说。我市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源头治理,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9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70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020年,开展定量检测550批次、快检20167批次;严格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已实施合格证主体626家,开具合格证4万余份;积极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示范企业建设,建成15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全力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2020年,共清理小作坊5300余家,对665家食品生产企业、1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4万余家食品销售者开展了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建成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28家,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全覆盖监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采取“餐厨垃圾签署协议上门收集+垃圾中转站指导分类集中收集”的模式,提高餐厨废弃物收集、覆盖水平。
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进行了深化食品方面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11个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万余家,检查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单位共351家,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96起。
防范安全风险
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我市通过“网格化”等措施,形成了一张社会共治的“大网”。张京洲介绍,食品安全抽检得到加强,全市范围内开展“你点我检、问检于民”“食安护佳节”“抗疫专项”等专项抽检及常规抽检工作,2020年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2378批次,省级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17%;扎实开展冷冻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督促3000余家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将信息录入“山东冷链”系统,完善冷链食品“全链条”“全流程”数据库;定期开展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食品索证索票追溯、环境监测等风险排查,以管理闭环落实落细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任务。
“泰安共建立起网格11083个,配备网格员11095名。”张京洲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与政法部门联合制定了《泰安市推进食品安全进社区进网格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食品安全纳入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构建了以信息化、网格化为支撑,以网格员为基点的监管网络。
2020年,我市召开宝妈协管团“小幼机构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研讨会,深化幼儿园食堂“远程可视‘明厨亮灶’”工程,提高了治理效能。为了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共治意识,相关部门高频率地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及时公开抽检结果,曝光典型案例。近年来,全市共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5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举办培训讲座900余次,曝光典型食品违法案例150余件。
加强综合治理
高水平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守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张京洲表示,接下来,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以食品安全评议为抓手,持续深化“食安泰安”建设,全力做好迎接省级食品安全市复审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的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2021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将放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提升、食品安全县(市)示范创建等巩固深化提升行动。”张京洲说,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推进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持续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加强食品标签标识管理,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保持在5批次/千人以上。除此之外,将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完善“三安”联动机制,优化行刑衔接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提升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质量,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