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暖心食堂”里的“年夜饭”
市发展改革委做好 春节期间稳价工作
“春运暖程”志愿者提醒 春节外出旅游谨记防疫措施
在泰山之巅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勿让口罩成为摆设 假期游玩请“戴”上文明
急诊科医护人员 “每逢佳节最忙碌”
救助站春节不打烊 陪流浪人员过除夕
休刊公告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心食堂”里的“年夜饭”

■留守老人提前吃上“年夜饭”。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毕凤玲 秦浩

“来,大家不要客气,多夹菜,别放筷啊。”

“好,孟书记,你也多吃点。”

“好,好……”

一碗热气腾腾象征团圆的丸子汤端了上来,岱岳区范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军热情地招呼着乡亲们吃菜。腊月二十八,临近年关,孟庄村民委员会的院子里年味十足,大红灯笼挂满了院落里的树梢,“暖心食堂”里不断传出欢声笑语,孟宪军正在陪村里的留守老人吃“年夜饭”。

受疫情影响,孟庄村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选择了不回村过年,村里独自过年的留守老人便多了起来。“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却与孩子分隔两地,都是当父母的,将心比心,老人难免心里难受。”孟宪军说,他决定借助“暖心食堂”,陪留守家庭提前吃一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让留守老人热闹热闹,多感受些过大年的温暖。

一张大圆桌,十几道美味佳肴,几个小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大家彼此敬酒,欢声笑语不断,窗外树上的灯笼在暖阳的照射下更加红艳,喜庆祥和的年味越发浓厚。

这种温暖不只在孟庄村传递。2021年春节,范镇400余户在外老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范镇依托“暖心食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帮助在家老人打扫卫生、写福字、贴对联,送去新鲜蔬菜等物资,让留守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席间,村民庞清强喝了几盅酒,笑逐颜开。饭罢,他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家里坐坐。

一进门,屋檐下挂着的已经杀好的鱼、门前擦拭一新的玻璃、案板上准备好要和的面粉,都透着老两口对过年的重视。“这不,本想着中午我们两口子烙饼吃,大过年的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但拗不过啊,村里太热情了,邀请我们过去聚一聚,真好。”作为留守家庭,庞清强和老伴儿赵玉琴也享受了这份提前团圆的“年夜饭”。

说话间,庞清强又带记者到各屋里看了看,儿子的房间床铺也被整理了一遍,已经做好了等儿子回来过年的一切准备。要搁在以前,孩子腊月二十五左右就该到家了,还会带着给父母买的大包小包的礼物。

“儿子目前在安徽宿州电厂工作,得有两年没回来了。其实过年回不回来的,倒也无所谓。”庞清强揉了下发红的眼眶,“还有微信可以视频通话嘛,视频跟见面是一样的,差不多。”

比起父亲的坚强,母亲想念儿子的情感往往更易于表露:“孩子决定不回来,我们理解。哪有不想孩子的,他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放不下。”

“现在农村的日子好了,我们家蔬菜棚一年能有五六万元的收成,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真的越来越关心。等天暖了,疫情过去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孩子,全家团圆。”庞清强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临走,庞清强将记者送到门口,恰巧遇到前来送春联的志愿者。庞清强双手接过,满怀欣喜地打开——福瑞盈门。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