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东平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评2020年度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佳机构”
东平县应急局组织开展 危化品企业极端天气 安全风险研判和应对工作
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围绕“四大措施”烧旺“四把火”
东平县司法局扎实开展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多举措推动网点转型建设
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搏斗
东平县7处不可移动文物 入选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搏斗
东平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例危重症新生儿
 

本报1月1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思 通讯员 刘治华 林莉)近日,东平县人民医院成功为一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分娩。患儿出生时仅34周,体重仅有2060克。出生后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新生儿脓毒症休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也接踵而至,每一样都有致命的危险,整整28天,东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带着该名患儿开启了一场求生的“闯关模式”。

对于新生儿来说体重是预后的基础,由于母亲重度子痫前期,患儿孕周小,体重低,各个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尤其是肺部发育不成熟。患儿出生后便出现了呼吸困难,持续性加重,很快出现呼吸衰竭,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普通头罩吸氧不能维持血氧,明确诊断为新生儿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命悬一线,在与家属沟通后,东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治华凭过硬技术顺利为患儿插管,经气管内给予PS(牛肺表面活性剂),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血氧饱和度暂时维持住了。但由于患儿并发肺动脉高压、重症肺炎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常频机械通气下患儿病情多次反复,血氧饱和度多次降到50%左右,经科室讨论后给予综合治疗方案“常频模式下叠加高频机械通气、多次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强心、利尿、改善循环、控制感染、输血”等措施,就这样经过了10个昼夜,患儿病情逐渐稳定,自主呼吸活跃,体温渐稳定,感染指标下降,患儿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的病情牵动着新生儿科每个人的心,从孩子体位保持到护理操作,每个小操作都当成大工程,每个小细节都成为高要求,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为患儿实行精细化护理,不敢有丝毫松懈。因患儿不能进食,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全部药物均需通过静脉通路进入体内,由于体重太低,静脉穿刺成了大难题,面对巨大的挑战,医护人员予患儿进行了PICC置管,这在我市同级医院中尚属首次。

可以说该名患儿能活下来就如同闯关一般,一关未过,新关又来。就这样,从呼吸关、营养关到感染关、并发症,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关关“应战”关关过,整整28天,在患儿家属的配合下,在医务人员的努力治疗和精心护理下,体重增至2490克,各项指标趋于稳定,14天后患儿顺利撤机。出生15天后小家伙终于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口奶,治疗28天患儿“过关斩将”重获新生。该案例的成功救治,充分显示了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救治的能力与水平。

随着全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东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不断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2018年7月被泰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019年12月16日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以新的面貌投入使用,并开展了无创高频通气技术、有创高频通气技术、常频机械通气技术,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术等多项新技术。为全县新生儿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防护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