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慧)东平县委编办以推进乡镇职能转变为工作重心,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乡镇(街道)发展动力和活力。
优化机构设置,增强体制活力。围绕乡镇职能定位、职能转变、县级权力下沉等,统筹考虑各乡镇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因素,按照综合化、扁平化的改革方向,将乡镇现有的行政和事业机构进一步优化整合,14个乡镇(街道)统一设置党政机构7个,事业单位5个。通过优化机构设置,严格乡镇机构限额管理,构建更好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强化乡镇(街道)发展动力和活力。
厘清边界清单,优化管理体制。重构权责体系,提高乡镇统筹能力。为进一步明晰县乡职责边界,扩大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覆盖范围,制定印发《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先后公布第一批52项和第二批90项“属地管理”清单事项,覆盖卫生健康、便民服务、民生保障、物业管理等领域。压实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责任,并明晰“属地管理”事项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深入细化责任清单,逐项制定“施工图”、“说明书”,明确各项任务分工、协调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实现“属地管理”工作有序运转。
加快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规范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制定《东平县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便民服务向村级延伸,在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迁建、易地扶贫搬迁“三大工程”等农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点,乡镇(街道)、城市社区便民中心全面覆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乡镇(街道)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