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6日讯(通讯员 曹淑涛)今年以来,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着力加强和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将诚信等级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激励和惩戒并重,有效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近日,山东路油油气管理有限公司新泰服务区加油站在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手续过程中,材料不齐全,市政务大厅应急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按照容缺受理相关规定,要求该企业负责人现场签订“保证3个月内补齐材料”承诺书,为其提前办理了许可证照。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窗口行政审批科科长王燕表示,只要企业或群众信用状况良好,个别材料不完备的,根据容缺受理相关要求,作出信用承诺后便可以受理。
实施事前信用承诺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新泰市应急管理局把监管重点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将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与标准化工作深度捆绑,通过综合评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划分为红、黄、绿3个类别。标准化考评85分以上为绿标类诚信企业,60分以上为黄标类诚信企业,对年度内发生过亡人事故或被行政处罚2次以上等情况的,直接划分为红标类不诚信企业。
为确保企业诚信等级客观反映安全管理总体情况,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研发并应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系统判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全面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通过终端App开展巡查工作,员工能及时全面如实巡查风险点,执法人员也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对巡查情况进行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经理吴言忠点赞道。
新泰市应急管理局还将安全生产诚信等级与企业形象、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相挂钩,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共同发力,倒逼企业强化管理。新泰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绿色等级的企业适当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并且,此类企业可以享受下浮安责险缴纳基数、优先推荐各级评优评先及各类扶持政策等;红色等级的企业则予以重点监管,提高执法检查频次,取消财政奖补政策,上浮安责险缴纳基数,实行失信联合惩戒。
下一步,新泰市应急管理局将完善诚信考评标准,根据不同规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注重完善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整改小微企业主要隐患,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用“无形之手”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