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石榴园里,一个个硕大鲜红的石榴挂满枝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丝丝清香,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白马石村的石榴由于光照时间长,水分充足、个大味甜,很受人们喜欢。进入9月中旬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到这里享受采摘的乐趣。
近年来,白马石村以石榴产业为龙头,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将乡村旅游打造成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让石榴成为村民捧在手里的“金元宝”。
但谁也不会想到,2011年以前,白马石村还是一个“闺女留不住、媳妇来不了”的经济落后村。今年58岁的赵平美30多年前嫁入白马石村。说起村里的变化,她用“羊肠小道”与“平坦大道”来形容道路的变化。赵平美说,她刚刚嫁到白马石村的那年,村里通往村外的只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路,家里种植的石榴需要挑着担子出去卖。
“当时的石榴也好吃,但是没有现在的产量高,原来靠经验,现在靠技术。”赵平美笑着说,如今,村里的路宽了、景美了,村民的收入也高了,“每年石榴成熟了,也不用出去到市场上卖,都是一些慕名而来的老顾客直接到石榴园里采摘”。
“白马石村的石榴远近闻名,为实现村民收益最大化,我们引导种植大户组团成立红石榴专业合作社,并在一块闲置荒地上建设了红石榴交易市场。”白马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兴新说,白马石村石榴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村民种植的石榴主要品种有泰山红、胭脂红、金红、大白甜、秋霜等,石榴园中心区面积达500多亩,大小石榴树近万株,年产石榴15万公斤左右。“我们村的砂质土壤适合石榴生长,石榴不仅个头大而且特别甜。以前,村民种植的石榴不成规模、品种单一,种植技术也不科学,后来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的帮助下,产量和品质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赵兴新说,目前,他们正积极为“泰山红石榴”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村里从去年开始主推采摘游,白马石的石榴花越开越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赵兴新如数家珍,提到未来规划,他更是信心满满:“目前,村里全面完善了基础设施,我们下一步将努力延长产业链,在石榴盆景、石榴加工业等方面打开新销路,做出新成绩。同时,着力打造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村,让游客饱眼福、享口福的同时,增加村庄人气、财气,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金秋时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的石榴喜获丰收。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赵文文 文/图